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uc1p.com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297章举白旗
  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
  永安城堡建在汾河之东,大湖之南。在永安堡的北面,有一片湖泽,曾经是与云梦泽、太湖齐名的昭余祁大湖,方圆数百里。
  后来汾河改道,昭余祁也由一个大湖分裂成许多小湖,永安堡就建在最大的邬城泊旁。
  夕阳晚照,湖面波光粼粼。
  好一片美景。
  可刘六儿没能站在高高的永安堡城楼上看这美景,他现在一身臭汗,甚至是饥肠辘辘。
  踩在夏日洪水上涨退去后的淤泥地里,看着那建在湖畔高坡上的永安堡。
  得有四丈高的夯土堡墙,还有两丈宽的壕沟,此时的壕沟里全是水。
  残阳将永安堡镀上了一层金,他看到城垛间泛着的幽芒,那是伏远弩,他一眼就能认出。
  在浩州隰城,他连攻七日城,伏远弩给他造成太大伤亡。
  “大王,这永安堡又是座难啃的骨头。”一名光头酋长皱眉道。
  他们奉可汗刘季真之令,出来搜寻拦截永安堡那支袭击粮道的人马,可转了三天,也没见到个鬼影,自然也没夺回一粒粮,他们一路来到了永安堡下。
  但这座堡城比预料中的还要高大。
  一名被抓来的本地人告诉刘六儿,永安堡曾是县城,后来因这里靠近湖,洪水常泛滥带来不便,就迁到西北新城。
  这里就成了一座军堡。
  “周长四里,开有四门,另西、南边还扩展有两重关城,城墙高三丈余基厚两丈,墙身顶砌垛墙,
  除南门系单门外,东西北三面,皆还有瓮城。
  四处城门顶都城门楼,四角有角楼,环城每数十步还有一座箭楼,共有三十一座箭楼,护城壕宽深两丈······”
  刘六儿越听眉头皱的越紧。
  这永安堡,除了比浩州小,其它各方面一点不比浩州城防御差,甚至因为小,还更好集中防御。
  三道瓮城,两道关城,
  虽系弹丸之城,
  可对于现在断了粮的刘六儿来说,这城却是他无法攻下的。
  刘六儿回望身后,
  那是七千疲惫且饥饿的士兵,
  早上吃完就断炊了,大家现在还都饿着肚子。
  城头红旗迎风飘飘,刘六儿咬牙,“叫各头人过来。”
  “大王,撤吧,”
  “永安堡攻不下的。”
  “弟兄们还饿着肚子呢。”
  晚风中,一群山胡头领纷纷进言。
  面对这座永安堡,没有一个山胡有战意。
  浩州攻城七日,他们伤亡三千,没有人再愿意强攻城池。
  “大王,先派人去附近打草谷吧,抢些粮回来先填饱肚子再说。”
  刘六儿手按着镶着瑟瑟石的七宝刀,这刀是突厥始毕可汗所赐的,他兄长同样有一把,兄长那把还有着狼头。
  “打草谷?这里哪还有什么草谷能打。”他摇了摇头,“现在撤回浩州,如何面对可汗的怒火?
  你们还想再被他命令强攻浩州城吗?”
  一众步落稽胡都不由的沉默。
  进退两难。
  “我决定投唐,你们谁愿跟随?”
  刘六儿说出惊人之语。
  “我听说唐皇人不错,不管谁归附,都能接纳,还都授以高官厚爵,最起码,咱们不用拿这血肉之躯在坚城下碰的头破血流,白白丢了性命。”
  “你们不想投唐的,可以回去,我不拦着你们,你们手下有愿跟着回去的,也一并带走。”
  一名稽查将领有些犹豫的道:“我们投唐,唐廷还能接受吗?”
  大业十年,他们跟着刘龙儿反隋,李渊留守太原,抚慰河东,就派兵围剿,最终刘龙儿也是死在梁德围剿下,步落稽叛乱被平定。
  可现在大家又起兵,反的还是李唐。
  如果又要降,唐人还能接受吗?
  “我听说在山南有个叫朱粲的家伙,穷凶极恶,他的军队甚至吃人,还曾自称楚帝,但他兵败请降,唐皇仍赐封他楚王。
  如今刘武周引突厥进攻并州,我们此时反正,唐廷高兴还来不及呢,怎么会不接受呢。”
  众人并没有太过犹豫,
  很快都决定跟着刘六儿投唐,浩州攻城的惨败,让他们都没了刚起兵时的那股气势,现在只想活下来。
  刘六儿脱去铠甲,赤着上身,
  手举白旗,步行来到永安堡前。
  城墙上,
  姬思恭也一直和于筠在看着这支胡人大军。
  几天前,永安堡的游骑发现了离石胡的粮队,在于筠的建议下,姬思恭让于筠带几百人前往袭击这支粮队。
  他们成功的伏击了这支很轻敌大意的离石胡运粮队伍,袭击成功后,于筠并没有费力运回那几千石粮食,而是把大多数粮草,直接通知了附近乡民,任他们搬取。
  于筠带着缴获的马骡,以及斩获的首级,只带了小部份粮食迅速返回了永安堡。
  刘六儿带着七千人,行动反倒是缓慢,根本没找到人。
  等一路跟来永安堡,于筠他们都已经养精蓄锐重新精神抖擞了。
  “姬总管,他们难道要投降?”
  于筠都有些愣住。
  敌人那数目,得有六七千众,他们永安堡里,就两千来人,他们带来两千兵,原来堡中五百兵。
  其中精锐战兵人有一千。
  敌众我寡,这一箭未发,他们就要投降?
  “会不会是诈降?”姬思恭也有些犹豫,他现在是镇守永安堡的行营子总管,但还是比较听从于筠的话,毕竟这位原来可是刺史,后以右骁卫将军职来征河东,
  只是受李仲文牵连免了职,可谁不知道关陇于家啊。
  “我看倒未必就是诈降,步落稽不过是匈奴后裔,当年五胡乱华的急先锋,可这些年也始终没成什么气候,
  当初刘龙儿叛乱自称天子,最后一个中郎将就把他们扫平了。
  说到底,也只是在八百里秦晋山川里的野蛮人罢了。
  他们在浩州攻城,撞的头破血流,现在投降也很正常。”
  两人商议后,
  便派人让这举白旗的离石胡进堡来谈。
  不料,
  来人一进堡,亮明身份,乃是刘龙儿之子,刘季真之弟,拓定王刘六儿。
  “步落稽离石刘六儿,愿降!”
  姬思恭打量着这个自称刘六儿的人,高鼻深目,卷发虬髯,
  一口汉话倒说的很好,胡头汉舌。
  周书说他们盖匈奴之别种,刘元海五部之苗裔,自离石以西,安定以东,方七八百里,居山谷间,种落繁炽。
  这些山胡经常叛乱,动不动有人自称天子、可汗,经常抄掠居民,尤其是在中原王朝动荡的时候,这些山胡就越发抄掠的汾晋之间无宁日,被称为胡荒。
  北朝以来,也有许多步落稽胡内附内迁,甚至改为汉姓,并入朝为官,也有成为朝廷世代边将的。
  比如鱼氏就有许多改为虞,刘白鱼几姓都有很多内附朝廷,成为朝廷将门。
  ···
  灵石城,
  李逸接到小舅子的信时,还有点不太相信。
  于筠伏击浩州城下离石胡补给粮队,斩首三百余,缴获五千余石粮草,还夺了几百匹马骡?
  更离谱的是,离石胡拓定王刘六儿,居然带着七千人在永安堡下请降。
  他放下信,
  看着面前的人,耳朵上挂个大金环,高鼻深目,头大脖子粗。
  “罪酋刘六儿,乞总管垂怜,饶我等一命。”
  刘六儿跪拜李逸,额头抵在总管行辕的地板上,他听到自己粗重的喘息声。
  这趟是他主动要求来的,就是为了能够得到唐朝的接纳。
  李逸没有叫他起来。
  他眯起眼睛打量这人,
  心里也有些犹豫。
  七千人来降,这听起来是好事,可也确实无法判定是不是诈降。还有一个,如果是真降,他又要怎么安置?
  姬思恭说这七千人已经断粮,
  接纳他们投降,还得供他们粮草,这是个很大负担,最麻烦的是李逸也不敢完全信任他,不敢安排他们进驻任何一座城池。
  “刘六儿真心归降,总管但有差遣,赴汤蹈火在所不辞。”
  “让你率部去攻刘季真,你也愿意,你的部下也愿意?”
  刘六儿仅是犹豫了一下,便道:“刘季真甘做突厥人的走狗,却不顾我们的死活,我既降唐,自然与他势不两立,只要总管下令,某便愿为前锋讨伐刘季真。”
  这话,李逸也没当真。
  “你能主动归附,非常识时务。”
  “本总管接受你们的归附,立即上奏长安天子,为你请授官职。在朝廷旨意到达前,你们就暂受本总管节制。”
  “谨遵总管军令!”
  “刘将军请坐,”李逸扶起他,“我现在有一个很头痛的事一直困扰着我,我将刘武周大将黄子英和他数千精锐部下,困在雀鼠谷贾胡堡,
  但我手头兵力不足,只能围困,却不能出兵将他歼灭,
  刘将军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?”
  刘六儿刚坐下,又站了起来,“刘六儿愿为总管前锋,助讨黄子英。”
  这态度倒是没的说。
  李逸望着他,心里还真就升起了一种很强烈的冲动。
  之前一直是手头兵马不足,现在手头多了七千稽胡,那是不是可以对贾胡堡的黄子英发起进攻。
  早点清除这个隐患呢。
  正沉思时,
  亲兵刘黑子进来,
  “总管,阴地关丘神俨派人求见,说是紧急军情。”
  “你先带刘将军到一边休息,”
  丘神俨的信使送来一封紧急军情,贾胡堡缺粮,萨保粟特胡虞闰与黄子英因粮草之事生隙。虞闰暗中派人至阴地关秘见丘神俨,愿为唐军内应,献贾胡堡。
  这个虞闰,之前黄子英率军至贾胡堡,他是直接开堡迎接。如今才三个月,就闹翻了?
  商人们果然没什么立场。
  接连遇到离石胡刘六儿率七千人请降,和贾胡堡虞闰愿为内应献城,李逸都不由感叹这是否极泰来,
  守得云开见月明啊。
  (本章完)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限定室友(1v2)

擎苍月

战少,你媳妇又爬墙了

繁初

社死得到的男朋友

清茶与

医妾

北枝寒

影子

麦阿秋

贼老天你该死

不再恋爱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