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人间道!(求订阅)
第359章 人间道!(求订阅)
陈远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“白虎杀星”这个词了。
当初他在南蛮秘境再次见到陈逸时,就知道他那剑道与杀伐有关,外显出来的神意还是一头斑斓白虎。
可浮沉提到的“白虎杀星”,却是需要结合前面的“诸天无相”理解。
不过陈远想了一阵,看向浮沉道:“我佛法不精,不理解法师对我二弟究竟有何看法?”
浮沉说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既见如来。”
“贫僧观太周山众界域,就如镜中繁皆为泡影,唯见陈逸施主时,观到了他以‘白虎真身’脚踏太周山界域。”
陈远心中隐隐明悟。
他这意思是在说二弟与众不同,对“极乐净土”构成了威胁?
浮沉看到他的表情,嘴角的笑意更浓,双手合十道:“施主不必介怀,贫僧此来只为告诉你,陈逸来了,再无其他意思。”
陈远平淡的看着他:“法师如今贵为‘极乐净土’古佛之一,所说所做都有深意,若是不想说,我不勉强。”
他只会记在心里。
浮沉摇着头笑道:“言重了,不过,贫僧此来倒是还有另外一件事相告。”
陈远平静不语。
浮沉便继续说道:“你修行《六道轮回经》,可知是哪六道?”
陈远点了点头,仍旧没有开口。
自从上次“极乐净土”法会后,“将军”就传了他第一重《六道轮回诀》的口诀,他自然清楚什么是六道轮回。
分三善道,包括天神道、人间道、修罗道,和三恶道,也就是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,合为“六道”。
而《六道轮回经》第一重口诀便是修“人间道”。
只是陈远获得口诀后,一直不得要领,修行进展缓慢。
前些天,他曾经请教过“将军”,但并没有得到答案,“将军”只告诉他,《六道轮回经》重意,在领悟而非修为境界。
“既然你已知道,那贫僧便不再多言,”浮沉笑着说:“唯有一句——六道分善恶,也分先后,还有难易之分。”
难易?
陈远微微皱眉,这的确是他先前不曾知晓的事情。
“法师的意思是说,六道的修炼顺序可任意调整?”
“自然,”浮沉颔首道:“轮回六道,就如五行相生相克亦是‘轮回’,你为善便从善道修行,你为恶便从恶道开始修炼,事半功倍。”
陈远心下微动,他乃是从人间道修起,若是按照现在进展缓慢的状态,岂不是说他应该从恶道修炼?
所以,他本性为“恶”?
旋即他的脑海中便浮现那座幽深黑暗的地窟,想到了在他体内藏得极深的心魔。
他为恶为善,自然清楚。
想到这里,陈远看向浮沉,平静的说道:“既是如此,那我便不去多想。”
“我不在意修行快慢,只在乎它能否帮我达成结果。”
只要最终他修炼有成,能够将凌音容师姐的魂灵找回,便是百年千年又如何?
若是终极一生,他仍然没有修炼有成……也好,他就能前往幽冥和师姐相聚。
“你能这么想,很好。”
浮沉哑然失笑,摇了摇头便转身离去,“待灵山大开,有怒目金刚莲台加持,你的修炼会快一些。”
陈远看着他一路缓行,却只用了五个呼吸就消失不见,面上仍旧绷紧。
良久。
陈远才放松下来,将万钧刀插在地上,默默地坐回树桩之上。
乙木的来意清晰明了——只为了那座怒目莲台。
但是浮沉的来意,他直到此刻仍旧想不透彻。
“为了二弟陈逸?诸天界域无相,二弟有相,那又如何呢?”
“和‘极乐净土’有什么关联?”
尽管陈远知道当初二弟在天元大陆破坏了“极乐净土”的计划,还害得周观雾、土行僧等人身死又复生,但是以他现在对“极乐净土”的了解,并不认为陈逸能对“将军”等人构成威胁。
然而事实就是——不论是在上次法会,还是此次浮沉所说的话,“白虎杀星”似乎都另有深意。
而除了对陈逸的提醒外,更让陈远介意的便是那段关于《六道轮回经》的修炼顺序的话。
修炼“善道”和“恶道”速度有差别。
“师父应该早就清楚这一点,但仍旧选择先传我‘人间道’的修炼法门……”
难道浮沉想说的是这个?
想了想,陈远轻轻吐出一口气:“我果然不适合动脑子想这些……”
如果是陈逸在这里,他一定能猜到浮沉此行的用意。
顺序不同,难道还藏着其他的隐秘?
陈远不得而知。
他只知道如今的自己修为太弱,刀道太弱,尤其是在这“极乐净土”内。
单是他看到过的那些罗汉、佛陀,修为都已经突破一品境界,技法也到了神通境。
特别是“将军”和浮沉之下的四位菩萨,修为之强,据说已经达到神通九境的地步。
别说和他们动手,单单他们一个眼神就能冻结陈远的全身刀道。
若非因缘际会,他根本不可能暂代怒目金刚莲台之位。
“终究是太弱了……”
想到这里。
陈远再次起身。
不过这次他没再继续挥舞那把巨刀,而是在一旁打着一套拳法。
看似简单,却仿佛蕴藏大道至理。
仅一个起手式,陈远的周遭便有一团的金色的雾气环绕盘旋,如幻梦泡影般让他看不真切。
“人间道需生‘意’,尝苦乐,忍顺逆,体世事变迁万化……”
意为先,磨难为中,忍字当头。
陈远根本不在意自身“善恶”,只修自我——所以,他的意在自身。
其次,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不缺磨难。
先有祖爷爷和沉疴的囚禁,让他在地牢中与妖兽厮杀,后有无量山的晏海逼迫生死式的教导,接着便是凌音容师姐和京都府内的变故。
他经历过的磨难常人无法想象,他见识过的繁华已算人世间上层,这些种种都算磨难。
至于最后的“忍”……他就更熟悉了——他忍耐的已经足够多了!
陈远一边打拳,一边感悟自身变化,虚虚实实飘忽不定之间,脑海中已是一片空明清净。
周遭的金色雾气越来越强盛,将他整个人都包裹其中。
恍惚间,他腾挪变幻的身影,竟浮现一头三头六臂的金身法相。
每张面孔都是怒色狰狞,瞪着周遭世界。
不知道何时,浮沉去而复返,慈眉善目的注视着陈远,眼中金光璀璨。
“怒目金刚,白虎杀星……一者为灵山护道者,一者为道庭真君,这样的血脉牵连,当真玄妙。”
浮沉脸上露出笑容。
如来法相虽多,但也不介意增加一位修罗法相。
毕竟白虎真君与修罗法相一样,都重“杀伐”!
……
天元大陆。
魏朝,京都府。
今日的皇极殿上,与往日的严肃不同,自魏皇开始,站在大殿之上的一众朝臣脸上都挂着笑容。
便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林寒松也都面露笑意,眼神中尽是满意的神采。
更不用说镇北王杜青身后的陈立信和陈立德两人了,他们几乎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哈哈……朕就知道英武侯是耐不住寂寞的人,还传信说在太虚道宗闭关修行。”
“这才过去多久时间,他就给朕带来了那般大的喜事哈哈哈……”
魏皇端坐在王座上,朗声大笑:“数十万妖魔大军啊,都被英武侯一剑斩杀了,好,好得很啊!”
一侧的刘高听完,脸上五官挤在一起,想笑却是强忍着保持仪态。
下方的谢静闻言,一边笑着,一边上前躬身道:“启奏圣上,这样的喜讯可否让天下人知晓?”
魏皇面上仍旧带着笑容,目光直视他问道:“左相,此话怎讲?”
如今的大魏朝,关于太周山战场之事,仍旧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。
或者说因为太周山战场极为特殊,修为不够、身份不够的人知道也是徒增烦恼。
因而在千年之前,第一任魏皇便和太周山上的老祖们定下了规矩,一切以安定民心为主。
而谢静方才所说的让天下人知道,魏皇自然清楚他这番话隐含的意思——向天下所有人公开太周山隐秘,让所有人知道在天元大陆之上,还有另外一处界域。
并且,魏皇还能够想象十七府百姓知晓后的反应。
最先是不信,接着便是恐慌,最后才是在一系列手段政令下,逐渐平复安稳。
但这个过程,很可能会打破原本的魏朝格局,让那些一直垄断天元大陆资源的世家、宗门受到冲击。
原本因为陈逸覆灭羽化仙门的事情,守夜司已经出手解决掉一部分世家,若是再以雷霆手段催化,只怕……
“回禀圣上,臣之所以这般说,目的有二。”
“其一是壮我人族声威,英武侯在太周山战场立下如此功劳,若是能被所有人知晓,便会降低大家先前对妖魔的畏惧之心。”
“其二,”谢静顿了顿,直视着魏皇说道:“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备,各州府内已经完成‘教化世人’的框架。”
“府城有高等学府,县城有中等学府,各村镇则设有学堂,所教授的课程,以及各学府的儒生,各宗门的外门执事等人也都初步选聘完成。”
“由此臣借此次英武侯之事,让各地百姓在原本的科考之外,增加一个武道目标,以期在他们中能出现更多像英武侯那般的天骄。”
话音刚落。
几名当世大儒,神色略有激动的走出来,行礼附和道:“臣也有此求。”
随后一众文臣跟着跪倒。
而另外一侧的镇北王杜青和镇南王公冶嘉鸿对视一眼,便都跟着躬身行礼。
看到这样一幕,魏皇笑容缓缓收敛起来,敲着一旁的王座椅背思考着。
正如他先前所想的那样,他深知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。
要知道如今魏朝境内并不太平,主要有二。
一是已经开始被儒、道压制的佛门,他们的背后似有西陆佛国的影子,以至于各州府处置佛堂僧院的进度不快。
二是那些和羽化仙门有关联的世家被朝堂清缴,使得其他世家人心惶惶。
若是现在再大刀阔斧的推行“教化”,加之太周山战场的事情,一旦节奏有失,那整个魏朝顷刻就会被点燃所有矛盾。
思虑再三,魏皇仍有些犹豫。
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下方。
俯瞰之间,他便看到朝堂上所有人的身形都凝滞不动。
无论文臣、武将竟都没有反对谢静所言,仿佛之前他们的争斗和相互打压不存在一般。
看到这样一幕。
魏皇脸上重新露出笑容,胸中升起一股豪气,蓦地站起身抬起手,朗声道:
“朕,准了!”
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有此信心,朕若是再扭扭捏捏,百年之后别说一代圣主的谥号,便是一个守成之帝都难保。”
听到这里,一众朝臣当即再拜:“圣上英明!”
谢静面上浮现笑容:“臣,自当尽心尽力,以保各州府教化推进。”
魏皇笑完,俯瞰着他:“光尽心不够,既然此番我大魏朝决议改变,那不仅要做的彻底,还要让万民同心。”
“各州府官员,和守夜司、衙门都要配合此事。”
“臣,遵旨。”
没过多久,便有一道旨意从皇城传向魏朝十七州府。
“普天同庆——今有英武侯陈逸,于太周山战场,一战斩杀五十万妖魔大军,壮我魏朝声威,壮我人族声威!”
“自今日起,各州府增设高、中学府,村镇设立学堂,凡我大魏子民,依照年龄进入学堂读书识字、修习武道,望我大魏子民,人人如龙,不负此生!”
整道旨意不过百余字,却像是一把锤子般,敲在魏朝上下所有人的脑袋上。
上至勋贵世家,下到黎民百姓,无不震惊,无不狂喜。
特别是那些听闻过太周山战场之名的人,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开始向其他人普及。
“那太周山战场,乃是千年前人族杀得妖庭北上十万大山的关键。”
“依照几位老祖和先代魏皇的命令,只有在三十岁之前修为突破三品境的武道修士,方才能够前往。”
“等闲人谁能做到?别说去了,连听都没听过吧?”
“如今朝堂下旨教化,我等的机会来了——只要子嗣中能够出现一位天资出众的人,那么便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’了啊!”
“果然是,普天同庆!”
(本章完)
陈远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“白虎杀星”这个词了。
当初他在南蛮秘境再次见到陈逸时,就知道他那剑道与杀伐有关,外显出来的神意还是一头斑斓白虎。
可浮沉提到的“白虎杀星”,却是需要结合前面的“诸天无相”理解。
不过陈远想了一阵,看向浮沉道:“我佛法不精,不理解法师对我二弟究竟有何看法?”
浮沉说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既见如来。”
“贫僧观太周山众界域,就如镜中繁皆为泡影,唯见陈逸施主时,观到了他以‘白虎真身’脚踏太周山界域。”
陈远心中隐隐明悟。
他这意思是在说二弟与众不同,对“极乐净土”构成了威胁?
浮沉看到他的表情,嘴角的笑意更浓,双手合十道:“施主不必介怀,贫僧此来只为告诉你,陈逸来了,再无其他意思。”
陈远平淡的看着他:“法师如今贵为‘极乐净土’古佛之一,所说所做都有深意,若是不想说,我不勉强。”
他只会记在心里。
浮沉摇着头笑道:“言重了,不过,贫僧此来倒是还有另外一件事相告。”
陈远平静不语。
浮沉便继续说道:“你修行《六道轮回经》,可知是哪六道?”
陈远点了点头,仍旧没有开口。
自从上次“极乐净土”法会后,“将军”就传了他第一重《六道轮回诀》的口诀,他自然清楚什么是六道轮回。
分三善道,包括天神道、人间道、修罗道,和三恶道,也就是地狱道、饿鬼道、畜生道,合为“六道”。
而《六道轮回经》第一重口诀便是修“人间道”。
只是陈远获得口诀后,一直不得要领,修行进展缓慢。
前些天,他曾经请教过“将军”,但并没有得到答案,“将军”只告诉他,《六道轮回经》重意,在领悟而非修为境界。
“既然你已知道,那贫僧便不再多言,”浮沉笑着说:“唯有一句——六道分善恶,也分先后,还有难易之分。”
难易?
陈远微微皱眉,这的确是他先前不曾知晓的事情。
“法师的意思是说,六道的修炼顺序可任意调整?”
“自然,”浮沉颔首道:“轮回六道,就如五行相生相克亦是‘轮回’,你为善便从善道修行,你为恶便从恶道开始修炼,事半功倍。”
陈远心下微动,他乃是从人间道修起,若是按照现在进展缓慢的状态,岂不是说他应该从恶道修炼?
所以,他本性为“恶”?
旋即他的脑海中便浮现那座幽深黑暗的地窟,想到了在他体内藏得极深的心魔。
他为恶为善,自然清楚。
想到这里,陈远看向浮沉,平静的说道:“既是如此,那我便不去多想。”
“我不在意修行快慢,只在乎它能否帮我达成结果。”
只要最终他修炼有成,能够将凌音容师姐的魂灵找回,便是百年千年又如何?
若是终极一生,他仍然没有修炼有成……也好,他就能前往幽冥和师姐相聚。
“你能这么想,很好。”
浮沉哑然失笑,摇了摇头便转身离去,“待灵山大开,有怒目金刚莲台加持,你的修炼会快一些。”
陈远看着他一路缓行,却只用了五个呼吸就消失不见,面上仍旧绷紧。
良久。
陈远才放松下来,将万钧刀插在地上,默默地坐回树桩之上。
乙木的来意清晰明了——只为了那座怒目莲台。
但是浮沉的来意,他直到此刻仍旧想不透彻。
“为了二弟陈逸?诸天界域无相,二弟有相,那又如何呢?”
“和‘极乐净土’有什么关联?”
尽管陈远知道当初二弟在天元大陆破坏了“极乐净土”的计划,还害得周观雾、土行僧等人身死又复生,但是以他现在对“极乐净土”的了解,并不认为陈逸能对“将军”等人构成威胁。
然而事实就是——不论是在上次法会,还是此次浮沉所说的话,“白虎杀星”似乎都另有深意。
而除了对陈逸的提醒外,更让陈远介意的便是那段关于《六道轮回经》的修炼顺序的话。
修炼“善道”和“恶道”速度有差别。
“师父应该早就清楚这一点,但仍旧选择先传我‘人间道’的修炼法门……”
难道浮沉想说的是这个?
想了想,陈远轻轻吐出一口气:“我果然不适合动脑子想这些……”
如果是陈逸在这里,他一定能猜到浮沉此行的用意。
顺序不同,难道还藏着其他的隐秘?
陈远不得而知。
他只知道如今的自己修为太弱,刀道太弱,尤其是在这“极乐净土”内。
单是他看到过的那些罗汉、佛陀,修为都已经突破一品境界,技法也到了神通境。
特别是“将军”和浮沉之下的四位菩萨,修为之强,据说已经达到神通九境的地步。
别说和他们动手,单单他们一个眼神就能冻结陈远的全身刀道。
若非因缘际会,他根本不可能暂代怒目金刚莲台之位。
“终究是太弱了……”
想到这里。
陈远再次起身。
不过这次他没再继续挥舞那把巨刀,而是在一旁打着一套拳法。
看似简单,却仿佛蕴藏大道至理。
仅一个起手式,陈远的周遭便有一团的金色的雾气环绕盘旋,如幻梦泡影般让他看不真切。
“人间道需生‘意’,尝苦乐,忍顺逆,体世事变迁万化……”
意为先,磨难为中,忍字当头。
陈远根本不在意自身“善恶”,只修自我——所以,他的意在自身。
其次,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不缺磨难。
先有祖爷爷和沉疴的囚禁,让他在地牢中与妖兽厮杀,后有无量山的晏海逼迫生死式的教导,接着便是凌音容师姐和京都府内的变故。
他经历过的磨难常人无法想象,他见识过的繁华已算人世间上层,这些种种都算磨难。
至于最后的“忍”……他就更熟悉了——他忍耐的已经足够多了!
陈远一边打拳,一边感悟自身变化,虚虚实实飘忽不定之间,脑海中已是一片空明清净。
周遭的金色雾气越来越强盛,将他整个人都包裹其中。
恍惚间,他腾挪变幻的身影,竟浮现一头三头六臂的金身法相。
每张面孔都是怒色狰狞,瞪着周遭世界。
不知道何时,浮沉去而复返,慈眉善目的注视着陈远,眼中金光璀璨。
“怒目金刚,白虎杀星……一者为灵山护道者,一者为道庭真君,这样的血脉牵连,当真玄妙。”
浮沉脸上露出笑容。
如来法相虽多,但也不介意增加一位修罗法相。
毕竟白虎真君与修罗法相一样,都重“杀伐”!
……
天元大陆。
魏朝,京都府。
今日的皇极殿上,与往日的严肃不同,自魏皇开始,站在大殿之上的一众朝臣脸上都挂着笑容。
便连一向不苟言笑的林寒松也都面露笑意,眼神中尽是满意的神采。
更不用说镇北王杜青身后的陈立信和陈立德两人了,他们几乎笑得合不拢嘴。
“哈哈……朕就知道英武侯是耐不住寂寞的人,还传信说在太虚道宗闭关修行。”
“这才过去多久时间,他就给朕带来了那般大的喜事哈哈哈……”
魏皇端坐在王座上,朗声大笑:“数十万妖魔大军啊,都被英武侯一剑斩杀了,好,好得很啊!”
一侧的刘高听完,脸上五官挤在一起,想笑却是强忍着保持仪态。
下方的谢静闻言,一边笑着,一边上前躬身道:“启奏圣上,这样的喜讯可否让天下人知晓?”
魏皇面上仍旧带着笑容,目光直视他问道:“左相,此话怎讲?”
如今的大魏朝,关于太周山战场之事,仍旧只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。
或者说因为太周山战场极为特殊,修为不够、身份不够的人知道也是徒增烦恼。
因而在千年之前,第一任魏皇便和太周山上的老祖们定下了规矩,一切以安定民心为主。
而谢静方才所说的让天下人知道,魏皇自然清楚他这番话隐含的意思——向天下所有人公开太周山隐秘,让所有人知道在天元大陆之上,还有另外一处界域。
并且,魏皇还能够想象十七府百姓知晓后的反应。
最先是不信,接着便是恐慌,最后才是在一系列手段政令下,逐渐平复安稳。
但这个过程,很可能会打破原本的魏朝格局,让那些一直垄断天元大陆资源的世家、宗门受到冲击。
原本因为陈逸覆灭羽化仙门的事情,守夜司已经出手解决掉一部分世家,若是再以雷霆手段催化,只怕……
“回禀圣上,臣之所以这般说,目的有二。”
“其一是壮我人族声威,英武侯在太周山战场立下如此功劳,若是能被所有人知晓,便会降低大家先前对妖魔的畏惧之心。”
“其二,”谢静顿了顿,直视着魏皇说道:“经过这段时间的筹备,各州府内已经完成‘教化世人’的框架。”
“府城有高等学府,县城有中等学府,各村镇则设有学堂,所教授的课程,以及各学府的儒生,各宗门的外门执事等人也都初步选聘完成。”
“由此臣借此次英武侯之事,让各地百姓在原本的科考之外,增加一个武道目标,以期在他们中能出现更多像英武侯那般的天骄。”
话音刚落。
几名当世大儒,神色略有激动的走出来,行礼附和道:“臣也有此求。”
随后一众文臣跟着跪倒。
而另外一侧的镇北王杜青和镇南王公冶嘉鸿对视一眼,便都跟着躬身行礼。
看到这样一幕,魏皇笑容缓缓收敛起来,敲着一旁的王座椅背思考着。
正如他先前所想的那样,他深知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。
要知道如今魏朝境内并不太平,主要有二。
一是已经开始被儒、道压制的佛门,他们的背后似有西陆佛国的影子,以至于各州府处置佛堂僧院的进度不快。
二是那些和羽化仙门有关联的世家被朝堂清缴,使得其他世家人心惶惶。
若是现在再大刀阔斧的推行“教化”,加之太周山战场的事情,一旦节奏有失,那整个魏朝顷刻就会被点燃所有矛盾。
思虑再三,魏皇仍有些犹豫。
他的目光不由自主的看向下方。
俯瞰之间,他便看到朝堂上所有人的身形都凝滞不动。
无论文臣、武将竟都没有反对谢静所言,仿佛之前他们的争斗和相互打压不存在一般。
看到这样一幕。
魏皇脸上重新露出笑容,胸中升起一股豪气,蓦地站起身抬起手,朗声道:
“朕,准了!”
“既然诸位爱卿都有此信心,朕若是再扭扭捏捏,百年之后别说一代圣主的谥号,便是一个守成之帝都难保。”
听到这里,一众朝臣当即再拜:“圣上英明!”
谢静面上浮现笑容:“臣,自当尽心尽力,以保各州府教化推进。”
魏皇笑完,俯瞰着他:“光尽心不够,既然此番我大魏朝决议改变,那不仅要做的彻底,还要让万民同心。”
“各州府官员,和守夜司、衙门都要配合此事。”
“臣,遵旨。”
没过多久,便有一道旨意从皇城传向魏朝十七州府。
“普天同庆——今有英武侯陈逸,于太周山战场,一战斩杀五十万妖魔大军,壮我魏朝声威,壮我人族声威!”
“自今日起,各州府增设高、中学府,村镇设立学堂,凡我大魏子民,依照年龄进入学堂读书识字、修习武道,望我大魏子民,人人如龙,不负此生!”
整道旨意不过百余字,却像是一把锤子般,敲在魏朝上下所有人的脑袋上。
上至勋贵世家,下到黎民百姓,无不震惊,无不狂喜。
特别是那些听闻过太周山战场之名的人,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开始向其他人普及。
“那太周山战场,乃是千年前人族杀得妖庭北上十万大山的关键。”
“依照几位老祖和先代魏皇的命令,只有在三十岁之前修为突破三品境的武道修士,方才能够前往。”
“等闲人谁能做到?别说去了,连听都没听过吧?”
“如今朝堂下旨教化,我等的机会来了——只要子嗣中能够出现一位天资出众的人,那么便‘一人得道鸡犬升天’了啊!”
“果然是,普天同庆!”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