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uc1p.com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20章 兵强马壮者为之
  朱元璋自然不觉得,马钰能解决得了他面临的问题。
  一个十三四乳臭未干的毛孩,就算打娘胎里就开始读书,又能有多大见识?
  但马皇后一句死马当作活马医,还是成功说动了他。
  反正闲着也是闲着,去见一见吧。
  就算得不到治国方面的建议,至少详细了解一下殷商礼器的事情,也不算白跑。
  更何况儿子还在牢里呢,顺便也把他接出来吧。
  天天在那待着,皇家的脸面还要不要了。
  于是就决定去一趟牢里。
  不过在他出发前,马皇后却再三叮嘱:
  “不论马钰说了什么,你都不能当场将他处死,一切等回来再做决定。”
  朱元璋不耐烦的道:“你这婆娘,越来越啰嗦了,好好好咱答应你行了吧。”
  马娘娘笑道:“好啊,你这是嫌我老了,没有年轻漂亮的妖精能讨你欢心了。”
  朱元璋一甩袖子:“不可理喻。”
  说完撂下一句‘咱去大牢了’就离开了。
  但经过这么一玩闹,他烦闷的心情好转了不少。
  之后换了一身便装,就离宫去了应天府大牢。
  他没有刻意隐藏行踪,所以刚出宫不久,京中消息灵通的人就都知道他去了大牢。
  大家的反应都是俩字,疑惑。
  就连自认为对朱元璋最了解的李善长,都摸不清他的目的。
  要说是提审那个冒充皇亲的钦犯,也没必要微服啊。
  若说是去看望二皇子……都已经关了这么多天了,也该放出来了。
  直接派人将他接回宫不就行了。
  微服去牢里看他,难道还想继续关着不成?
  接下来大家的反应也各不相同,大部分都派人密切关注,最好能打听一下皇帝在大牢里干了啥。
  少部分选择什么都不做。
  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时候,不做有时候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。
  比如刘伯温就是如此,还严令家中子弟和奴仆要谨言慎行,无事不得随意外出。
  群臣不知道的是,他们的动作也很快就被拱卫司密探送进了皇宫。
  当然,目前朱元璋还不知道这一切。
  他进入大牢,刚走到哪个拐角处,就听到自家儿子的声音:
  “我说老马,以你的聪明应该知道,你被冤枉这事儿和我爹没啥关系。”
  “为啥还要对他有那么深的成见呢?”
  “不管怎么说,他都是天子啊,是万民的君父。”
  朱元璋的脚步顿时停了下来,他倒想听听,这个马钰能说出什么高见来。
  马钰捏起一颗炒黄豆扔进嘴里,嗤笑道:
  “天子?君父?”
  “首先你爹得真把自己当天子,把万民当做自己的子民,可是你爹他有这个认知吗?”
  朱樉反驳道:“怎么没有,我爹经常说百姓疾苦,作为君主要勤政爱民……”
  马钰打断他说道:“那我问你。”
  “天子,苍天之子,承天命而生,代天执掌天下抚育万民。”
  “天子,兵强马壮者为之。”
  “这两种想法,你说你爹更认同哪一种。”
  听到‘兵强马壮’这句话,朱元璋脸色一变,眼睛闪过一道寒芒。
  不过却并未走出来,而是冷冷的看了赵二虎一眼。
  赵二虎冷汗直流,立即弯腰带着手下退出很远,直到听不到任何声音。
  朱元璋这才重新转过头,侧耳继续倾听。
  隔壁。
  朱樉正想回答,马钰再次打断他说道:
  “别说瞎话,这里就咱们两个,说实话。”
  朱樉顿了一下,无奈的说道:“好像是后面那个。”
  “但这没有什么影响吧?我爹几次以弱胜强得天下,不正说明他有天命吗。”
  马钰摇摇头,说道:“这涉及到根本问题,影响可大了去了。”
  “就这么说吧,要是兵强马壮就能当天子,那我服从你爹,就是屈服于他的淫威。”
  “将来有人比你爹实力更强,我是不是也可以向那个人效忠?”
  “天命之主就不一样了,他是天的儿子,我们效忠他是天经地义的,和他的实力强弱无关。”
  “可是,若你认可自己有天命,那么问题来了。”
  “你的天命是哪来的?天为什么要将天下交给你?”
  “你享天命得天下,是不是要承担相应的责任?”
  “我说你爹性格有点扭巴就在这里。”
  “他不相信天命,但又想让别人将他当天子效忠。”
  “可是呢,他又不能正确的认识什么叫天子,不能承担天子的责任。”
  朱元璋双手紧紧攥成拳,手指都捏的发白了。
  大逆不道,当千刀万剐。
  朱樉挠了挠头:“我都被你说迷糊了,你说说什么叫天命?天子该承担哪些责任?”
  “你又如何知道,我爹不愿意承担责任呢?”
  马钰叹道:“孟子对天命的解释,是最接近真理……”
  “胡说八道。”他话还未说完,墙角处就传来一声怒喝。
  却原来是朱元璋听到他拿孟子攻击自己,终于忍不住怒喝出声。
  眼见自己行藏暴露,他索性也不偷听了,直接走了过来。
  听到这个声音,朱樉犹如受惊的兔子,猛的从地上跳起来,惊恐的道:
  “爹,您怎么来了。”
  朱元璋?
  马钰心跳不禁一滞,终于要和这位大boss面对面了吗。
  只是没想到会是在这种情况下相见。
  想必刚才自己蛐蛐他的话,他都听到了吧。
  就是不知道,以残暴嗜杀著称的朱元璋会怎么处置自己。
  是的,现在的他就是在故意作死。
  按理说,人都有求生的本能。
  既然知道自己大概率死不了,他就应该改变态度。
  就算不能昧着良心夸朱元璋,起码不骂他应该能做到吧?
  可对前世家人的思念,以及对明朝和朱元璋的讨厌,让他并不是很想留在这里。
  尤其是朱元璋全方位普及跪拜礼,一想到自己每天都要朝不知道多少人下跪,马钰就觉得无法接受。
  在求生本能和内心情感冲突的情况下,他也陷入了扭巴状态。
  虽然没有在指名道姓辱骂朱元璋,但各种蛐蛐的话也是没少说。
  他内心里其实有个不能为外人道的想法。
  如果这话传到朱元璋耳朵里,他将自己杀了,那一了百了。
  如果他依然能赦免自己,那就好好的在这个世界活下去。
  顺便看看能不能让这个世界,变得和前世不一样。
  但计划虽好,真正直面朱元璋,心理压力还是非常大的。
  他默默给自己打气。
  马钰,精神点,别丢份,不能让朱元璋看扁了。
  咱明黑粉就算死,也要站着。
  一通自我安慰,终于稍稍稳住心神,眼睛不自觉的望向拐角处。
  就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,从拐角处走出。
  龙行虎步的走到牢房门口。
  那气场大的,让马钰心跳加速,双腿发软。
  然后就是……嗯,国字脸,浓眉大眼,不是鞋拔子。
  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,朱樉直接下拜:
  “爹,您来了。”
  “哼。”朱元璋冷哼一声,抬头一脚将虚掩的牢门踹开。
  发出的声响,让马钰心脏都不禁一缩。
  虽然嘴上说的不怕,可真正直面死亡的时候,谁又真的能做到毫不畏惧呢。
  朱元璋上下打量着马钰,见他竟然不向自己行礼,心中更怒:
  “你就是马钰?你说咱不知天命?”
  “那好啊,咱到想听听你有何高见。”
  事到如今,马钰的内心反而平静下来,朝朱元璋行了个叉手礼道:
  “这一礼不是给皇帝的,而是给我朋友的父亲的。”
  朱元璋冷笑道:“朋友?你也配?”
  马钰没有说什么,整理了一下囚服,重新坐好:
  “你准备就这样站着听?”
  朱元璋终于出离了愤怒,就准备动手给他一个教训。
  哪知朱樉却一个箭步冲到墙边,将那里摆放的一张椅子取过来,放在朱元璋身后:
  “爹,您请坐。”
  朱元璋不敢置信的看着自己的儿子,你到底是哪边的?
  别说他,马钰也很震惊。
  朱樉竟然忤逆父亲帮助自己?这不禁让他非常感动。
  这孩子……可惜了啊。
  希望他这辈子不要再走上辈子的老路。
  朱樉心中发怵,连忙说道:“这是上次娘坐过的椅子,一直给你们备着呢,没敢让别人坐。”
  朱元璋脑海里浮现出马皇后的身影,以及来时她的叮嘱。
  心中升起明悟。
  难怪她一再叮嘱,不论听到什么都不能杀马钰,一切等回宫再说。
  看来她早就猜到会发生什么了。
  被这么一耽搁,再加上想起马皇后的叮嘱,他的怒气散去了不少。
  好好好,咱倒要看看,你到底有什么妖法,竟然让咱的妹子和儿子都这么偏向你。
  想到这里,他恶狠狠的对朱樉说道:
  “回去咱再收拾你。”
  然后一屁股坐下,居高临下的看着马钰说道:
  “你口口声声说咱不懂天命,说孟子的话才是真理。”
  “咱倒要听听你有何高见。”
  “若说不出个所以然来,咱会让你后悔来到这个世上。”
  马钰大脑急速转动,很快就有了腹稿,说道:
  “天命观念最早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不可考,但可以确定的是,在不同的时期对天命的理解有很大不同。”
  “我们的史料,最早可以追溯的是商朝。”
  “礼记云:殷人尊神,率民以事神,先鬼而后礼。”
  “还有其它大量的文字记载,都表明殷商认为自己敬鬼神,向鬼神敬献丰厚的祭品才得天命。”
  朱元璋讥笑道:“【汤德至矣,及禽兽】,你又如何解释?”
  马钰不慌不忙的道:“此乃太史公所言,他深受儒学影响,认为商汤有德得天下并不奇怪。”
  不过是为了宣扬儒家的仁德思想罢了。
  真正想要直观了解商朝的情况,得看更古老的书籍。
  而古籍对商汤得天下的记载,总结起来就一句话:
  汤行仁政,敬鬼神,得天命。
  这里的重点是敬鬼神,所以商朝非常重视祭祀鬼神。
  哪怕到了商朝快要灭亡的时候,他们把仁政抛之脑后,也没忘了敬鬼神。
  “周武王起兵伐商,天下诸侯响应。”
  “有大臣劝纣王,不要再耽于享乐了,马上人家就打过来了。”
  “纣王却非常自傲的表示,他有天命,何惧之有?”
  “而且诗经、尚书等古籍,有明确文字记载,商朝人不只是喜欢祭天,还喜欢饮酒。”
  “《尚书·酒诰》有云:庶群自酒,腥闻在上。”
  殷商的人在下面聚众喝酒,酒腥味直冲天际,老天爷在天上都闻到了。
  因此才降下惩罚,拿走了殷商的天命。
  “古代粮食产量很低,殷商人为什么要拿宝贵的粮食来酿酒?”
  “合理推测,就是因为敬鬼神导致的。”
  朱元璋眉头皱起:“好酒和敬鬼神有什么关系?”
  马钰说道:“祭祀鬼神需要大量的酒,慢慢的他们也就养成了饮酒的习惯。”
  敬鬼神是殷商的礼法根本,好酒则是受到敬鬼神行为的影响产生的。
  两者可以互相印证。
  开始的时候还有人怀疑,会不会是周朝人抹黑殷商。
  但后来的考古发现,与古籍记载完全能对照的上。
  在殷商的祭祀坑里,发现了大量的酒器。
  根据出土文物和甲骨文记载,他们一次祭天就能消耗数千斤酒。
  要知道,殷商时期亩产才三十多斤。
  这种行为有多奢侈,可想而知。
  “所以在殷商时期,他们认为天命是通过敬鬼神获得的。”
  “也因此,商王曾经不止一次禁止其他诸侯王祭天。”
  这一点后来也被出土文物所印证。
  而且有理由怀疑,那么多诸侯和周武王一起伐商,与纣王不允许诸侯祭天有关。
  当然,这只是猜测,目前没有任何史料和考古成果能论证这一点。
  朱元璋眉头紧皱,这些东西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,根本就无法辩解真假。
  不过他也没有出言反驳,而是任由马钰继续往下讲。
  “但是到了商朝末年,这种观念就发生了改变,转变来自于西岐。”
  “诗经中直接介绍周文王的文章有两篇。”
  “这两篇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:文王有德而得天命。”
  “这也是华夏有文字记载的,最早的将天命和德联系在一起。”
  听到这里,朱元璋不禁产生了自我怀疑。
  诗经里确实有这样的话,可那些话能从这个角度来解释吗?
  为何以前我从未想到过?也从来没有人教过我?
  我的书白读了不成?
  还是有人藏私,不肯把真实的解读方法告诉我?
  当然,他也只是这么想想而已。
  他很清楚,这种解读方法并不常见,更准确说是非常罕见。
  就连宋濂这样的大儒都不具备。
  难怪皇后信中一直说,他拥有独特的传承,看来确实如此。
  马钰并不知道他的想法,继续着自己的讲解。
  “周文王的德行逐渐为四方所知,大家都感于其仁德,认可了他身上背负着天命。”
  “那么现在,天命就从殷商身上,转移到了文王身上。”
  “而且还是因为文王有德才转移的。”
  “到了这里,得天命的方式,从敬鬼神变成了仁德。”
  “诗经云:皇天无亲,惟德是辅。”
  “这也是为什么文王驾崩后,武王不将其安葬,而是带着他的棺椁伐商的原因。”
  “因为名义上,他是代替拥有天命的父亲在伐商,他在完成苍天交给他父亲的责任。”
  “也因此,诸侯国才会认可他,与他一起伐商。”
  朱元璋还没有表示,朱樉先惊讶的说道:
  “带着父亲的棺椁打仗,竟然还有这种事情?”
  “读书的时候,我竟然没有留意到。”
  朱元璋瞪了他一眼,斥道:“不学无术。”
  朱樉脖子一缩,不敢在说话。
  熟读经典的朱元璋自然知道,马钰说的是对的。
  周武王带着文王的棺椁伐商,因此还遭到了很多人的嘲讽。
  说他不让自己的父亲入土为安,是假仁假义。
  这些古籍上有明确记载,只不过大家习惯性忽略了而已。
  以前朱元璋也无法理解,周武王为何要扶灵伐商,给自己留下那么大的污点。
  此时经过马钰的讲解,他才恍然大悟。
  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一层用意在。
  确实啊,大家信服的是文王的德行,和姬发没有关系。
  文王不在了,你姬发凭什么号令群雄?
  所以他必须要借助父亲的名义行事。
  否则也就没有后面的伐商大业,也不会有周朝了。
  至于周武王扶灵伐商到底符不符合孝道……
  朱元璋表示,不能继承并完成父亲的遗愿,那才是真正的不孝。
  马钰见朱元璋能跟得上自己的节奏,哪怕是明黑,也不得不赞叹他的勤奋。
  朱元璋就小时候读过两年私塾,勉强能识得几个字。
  他的学识全部都是成年后自学的。
  一边打仗一边抽空学习,这份自律和坚持,就不是寻常人能比的,难怪他能获得成功。
  朱元璋此时已经被他的课所吸引,催促道:
  “继续讲,后来呢。”
  马钰接着说道:“后来武王伐商成功,事情又起了波澜。”
  (本章完)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限定室友(1v2)

擎苍月

诸天模拟:从莽荒纪开始

万里丁

重回1982小渔村

米饭的米

算卦太准,一不小心功德爆表啦!

Onepay

刚准备高考,离婚逆袭系统来了

七月封阳

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

渔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