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uc1p.com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于知乐只好又解释了一遍。
  众人了然,又开
  始忙活手头上的工作。
  起初,于知乐只是安静地等待。慢慢的,几个热情的大娘开始用蹩脚的普通话找她聊天,她很快就融入其中,还帮她们包饺子。
  她包的饺子圆嘟嘟的,一个个像从模子里拿出来似的。大娘们见了,纷纷夸赞:“小丫头手艺真不赖。”
  不一会儿,伴着整齐划一的脚步声,一群穿着军装的人陆续出现在食堂门口。
  于知乐一眼见看到与几位老教授讨论着问题的周岳生,笑着朝他扬了扬手。
  大娘们用方言叽里咕噜说了几句她听不懂的话,而后慈祥地看眼睛亮晶晶的她。
  周岳生知道她会来,但真正看到她笑脸的瞬间,心跳还是止不住地加速。
  他身边的老人是曲蓉师父,出席了他的婚礼宴席,一眼就认出人群中央的于知乐。
  “去找乐乐吧,不用陪着我们这群老骨头。”他不由得感叹,“两小年轻,是该多待一会儿。”
  “谢谢师爷。”周岳生说完,快步走向于知乐。
  他们身后的叶亮忍不住小声嘟囔:“有媳妇就是好,哪儿过年都是在家过年。”
  “说得没错,没媳妇的你只能多包几个饺子了。”曲师爷转身敲敲他的头,调侃道。
  他的话音一落,人群中出现忍笑声。
  “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。大家都去洗手,帮忙包饺子。”曲师爷朗声道。
  众人齐声应好,随后解散往洗手池走去。
  “到了多久?冷不冷?”周岳生抬手擦掉于知乐鼻尖的面粉。
  于知乐摇摇头,从口袋中掏出吃剩的蒸儿糕,递给他。
  周岳生就着她的动作,一口吃掉。
  “唉哟,原来是新婚小夫妻啊。”大娘们哄笑着散开,给两人留了一些饺子皮和馅,“甜蜜着呢,我们就不在这碍着了。”
  于知乐佯怒瞪周岳生,他却目不转睛地看着她,丝毫不掩饰眼里的欲望。
  “坐下来包饺子,我要监工,包不够一百个就罚你。”她哼哼两声,嗔了他一眼。
  周岳生轻笑,与她一起洗净手,让她看着自己干活。
  “小杨考上了燕京大学,海梅和海竹去了燕京外国语大学,成玉考回了沪市。”于知乐掰着手指向他报喜,将与他们比较熟络的人说了个遍。
  周岳生应道:“恭喜他们。”
  “还有,四月初,我们就能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远洋渔船了。”于知乐继续分享喜讯。
  周岳生笑着听她说话,手上的动作片刻没停。
  期间,两人并没有任何亲密动作,但他们间的氛围却甜蜜得容不下第三者。
  饺子出锅,香味随着蒸汽弥漫于空气中,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。之后,大家一块在食堂守岁,曲师爷提议搞点小节目。
  没曾想,他们的节目相当出乎于知乐意料。不是比掰手腕、近身搏斗,就是拼拆枪再重组。
  他们看得还非常起劲,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,几乎要将屋顶掀开。
  过了零点,这场硬核“晚会”才结束。众人互相道过新年快乐,才回到各自的宿舍。
  老旧的木门咿呀两声,周岳生宿舍的门开了,又合上。
  屋里的灯没有亮,门又发出挤压的声响。
  “我知道你会来找我,我知道。”周岳生低声呢喃。
  他的手从于知乐的眉尾往下,经过她的颧骨、鬓边、耳垂,最终停留在脖颈触处。
  “其他事呢?想过吗?”于知乐踮起脚,往他耳边轻轻吹气。
  下一秒,她整个人腾空,呼吸节奏被完全打乱。
  交流活动原本就有两天假期,她的到来让周岳生觉得两天眨眼即逝。
  大年初一,两人窝在狭小的宿舍里,仅在吃饭时才短暂地外出。大年初二,他们相拥而眠,直至冬阳让薄雪融成水珠,才慢慢悠悠起床,穿好衣服前往市区。
  盐水鸭、板鸭、鸭血粉丝汤、皮肚面和蟹黄汤包,周岳生当初提过的,两人都去吃了,还尝了很多当地的特色糕点。
  大年初三,交流活动恢复正常节奏,周岳生开始早出晚归。
  于知乐没有离开,闲了就在校园里乱逛,或去食堂找大娘们聊天,或听门卫大爷讲他儿女都考上大学的事。
  “听说国家会给大学生补贴。”她随口一问。
  大爷点头,说:“人民助学金,不同的专业还不太一样。我闺女读师范大学,补贴二十七块,儿子是二十。”
  他还给于知乐科普这笔钱的补贴方式,其中百分之九十都直接划到大学食堂去,剩下的钱就给学生覆盖其他开支。
  “两三块钱应该不太够用,我打算每个月给他们寄五块钱。”大爷继续絮叨。
  闻言,于知乐大脑里闪过一个念头。
  她暂且压下,继续听大爷说家常琐事,等周岳生结束下午的课程就和他一块吃饭。
  于知乐一直待到大年初五才回京市。于海光到火车站将她载回军区,与家人们吃团圆饭。
  休息一天后,她照惯例与张文心、于初月结伴去探望于海清和张香茹,听她们讲一讲京市最近的局势。
  于海清二人晚上有饭局,她们下午就离开。于知乐得知杜生在京市,便与张文心与他谈一谈自己的新想法。
  “助学资金会?”杜生眉毛微挑,“人民助学金制度恢复了,成立这个会有意义吗?”
  于知乐将详细情况告诉他,随后补充道:“当然,我也有私心。有时候得到太多,就会想做点善事平衡。”
  张文心知道她在说系统。
  杜生却想起她提点的种种,误以为她曾窥见过天机。在港城浸润了这么多年,他多少信点这方面的事,于是同意了她的提议。
  年初九的晚上,厂里提前为准大学生们举行践行宴,地点依旧在食堂。
  夜幕低垂,灯光朦胧。现场被即将离别的忧伤笼罩,大家兴致并不怎么高。
  于知乐用餐具敲敲酒杯,吸引大家的注意,随即走入全场最亮的那片区域。
  “今晚是我们食品厂的大学生欢送会,我希望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彼此陪伴的时光。”她朗声说话,“首先,我祝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你们前程似锦。”
  紧接着,她宣布成立海隅助学资金会。厂里每年从收入取出部分钱,用于资助考上大学的人,每人每月八块钱。
  她的话引起一片哗然,很多人不理解这个举措。
  于知乐重复了一遍门卫大爷算的那笔数,让他们认识到成立助学资金会的必要性。
  虽然她的话有道理,但有些没考大学的人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。
  第214章
  于知乐自然没有忽略这部分人感受。
  她继续说:“从今天的开始,所有员工的伙食费免减一半。同时,厂里会成立夜校,请专业的老师来授课。每个季度有三门课程可供选择,大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。”
  她的话音一落,议论声完全消失,原本心里不舒服的人觉得舒坦了。
  “我希望准大学生们可以像前段时间那般全身心学习。”于知乐说最后一句,“我也希望留厂工作的人能尽可能地充实自己,不要虚度光阴。”
  经历这一番,现场的气氛高涨几分,才有了欢送会应有的氛围。吃喝玩闹到夜深,大家才陆续离场,各自回宿舍休息。
  次日,大家都睡得比较晚,早午餐合并为一餐,简单吃过后便帮忙打扫车间卫生。就这样,年假的最后一天在忙碌与充实中悄然溜走。
  新员工报到,张文心照例给他们开了个简短的会议。此次培训,依旧采取老带新的模式。
  不同的是,同岗位一对一从旁教导的方式让新人的适应时间缩短。
  二月结束以后,准大学生们陆续办理离职手续,收拾行李前往大学报到。
  每一批人离开时,于知乐和张文心都会特意去火车站送行。
  初春,树木吐出新芽。她们送走开学最晚的几人,在站台看着火车远去,直至其消失在视野范围内。
  “有种很奇妙的感觉。”张文心语气感慨,“好像昨天还在大集摆摊卖海鲜粉,今天大家就各奔东西了。”
  于知乐开玩笑道:“怀念过去,是人开始变老的标志。”
  “好啊,你居然说我老。”张文心佯装生气,要挠她痒痒。
  嬉笑间,两人走出车站回厂,投身于奔流不息的日子。
  三月中旬,她们提前收到广交会订单的尾款。这一大笔钱没在食品厂账上留得太久,很快就被当作尾款汇去红星船厂。
  在接单、生产、送货的不断重复中,她们迎来了四月,而属于海隅村的远洋渔船也如期而至。
  江省四月清晨的港口,海风带着水汽,凉沁沁的。庞大的渔船安置停靠在岸边,像一头等待出征的野兽。
  岸边有一张暗红色的长桌,桌面摆了猪头、鱼、水果等十几样祭品,还有两把桃枝和一碗清水。
  而周边热闹非凡,不仅于知乐、张文心和于初月三人,老支书、于潮川和远洋队众人纷纷到场,甚至还有坐十几个小时火车从外地赶回的大学生们。
  如此重要的新闻,乔榆和乔主编也没有缺席,早早就占了前排位置,架好相机。
  齐二与摄制组亦然,全员严阵以待,势必要将这极具意义的一幕拍好,将其留存在纪录片中。
  七点整,老支书朗声道:“海隅村洗船仪式正式开始。”
  于知乐神情严肃,拿起清水和桃枝上船。张文心、于初月分别捧着猪头和鸡紧随其后,于白薇和队员们捧起其他祭品跟上她们的脚步。
  “新船今日洗祓,祈愿船行海上坚如山,期盼远洋途中风小雨少。”于知乐边念叨着吉祥话,边用桃枝沾水洒在船上,“希望鱼虾满仓数不尽。”
  以她为首的队伍像一条灵动的彩带,蜿蜒游走遍渔船的每个角落。
  她们回到岸边时,于佩兰已经准备好鞭炮,并递给于知乐一根长香,笑道:“鞭炮一响,好运福气滚滚来。”
  红彤彤的鞭炮系在竹竿顶端,在海风的吹拂下轻轻晃动。
  于知乐三人一起握住长香,靠近。火焰的触碰的瞬间,引子发出零星火点,接着便是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。
  火药的味道随着烟雾散开,她们合力扯下挂在船侧的红布,露出“海隅号”三个大字。
  老支书和于潮川相视一笑,两人的笑容里包含了太多情感,欣慰、自豪,还有追忆往事的感慨。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More+

神话版三国

坟土荒草

冒名充军,女主她力能扛鼎

尔徽

夫人该洞房了(重生)

杳杳冰敲月

在霸总的世界一穿而过

半袖妖妖

质女

狂上加狂

我的后宫全性转了[穿书]

绮绣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