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0章 李逸私兵
第280章李逸私兵
清晨,
李逸睁开眼,就看到疏影支着下巴盯着他。
“早就醒了?”
疏影脸瞬间红了起来,慌乱的起身,想要逃离。
看着她小鹿乱撞似的,李逸哈哈大笑。昨日李逸去家庙祭祖,晚上回来后十娘特意让疏影服侍他沐浴。
疏影丫头如今出落的越发漂亮,
十七岁的李逸,确实有点经不住那赤果果的诱惑,何况十娘早就说让疏影通房,十七岁的血气方刚撞上少女的欲说还休,倒像长安四月纷扬的柳絮,挠得人心尖发痒。
“我按大娘子教的法子算了日子,昨天日子刚好呢。”
疏影一边穿衣一边小声道。
李逸笑笑。
家里女人们都急着想要孩子,李逸现在也习惯了,不干涉不强求,顺其自然。
“我觉得已经种上了。”
“男孩女孩?”李逸笑问。
“应当是个女孩。”疏影犹豫了下道,李逸听的出她有点言不由衷。
生孩子这方面还是李渊厉害,一生二十二个儿子,十九个女儿,其中有三十个是他称帝之后生的。野史都说李渊被逼退位,当太上皇九年,生了几十个孩子,其实李渊退位后只生了三四个,多数是当皇帝时生的。
他当皇帝时都五十三岁了,可谓老当益壮。
交趾太守丘和也厉害,生了十五个儿子,然后他这些儿子们也个个都生十来个,一窝一窝的,导致丘家子弟竞争也格外激烈,
丘神俨现在都天天抱李逸大腿,连他大哥做为丘府嫡长孙这次也要去从征。
刚吃过早饭,
前院喧闹声传来。
“咋回事?”李逸疑惑,府里向来挺有规矩的啊。
十娘道:“是我让管家喊了咱家那些高大魁梧、年轻健壮的部曲、佃户们来,”
丈夫出征在即,这次还可能要跟突厥打仗,十娘非常担心,特意准备给丈夫挑选一些魁梧强壮的部曲随行。
“我听说陇西王他们一人带三百二百的骑士随行,丘家兄弟也都各带数十子弟部曲随行,阿郎堂堂行军副大总管,又是县公,总不能没有部曲随行。
咱家没那些关陇门阀的底蕴,但凑百八十个骑马的部曲总没问题。”
这口气真是很大了,
百八十个骑马的部曲从征,假如一百家兵,一人双马,那就得二百匹马,再得备上个百八十匹骡驴,
再便宜的骑乘马,一匹也得三四十匹绢了,
光是这些马骡就得万匹绢以上了,得好几百万钱呢。
“用不着这样攀比啊,咱是打仗,又不是斗富,我这行军副总管,兼领右后军,两千多人马呢,哪还用自己带那么多家丁。”
“那不行,这次去打突厥,可得小心,多带些部曲,更放心。放心,咱家现在供的起。”
前院,是长安李家各处庄园、作坊的管事、庄头们,他们带着符合条件的奴隶、部曲、佃户、雇工前来,在前院汇报呢。
人都带到了隔壁马球场。
李逸现在田多奴隶也多,部曲佃户也多,当家大娘子一声吩咐,各处庄子作坊马上就动起来了。
马球场上挤满了人。
一开始杜十娘说干脆也带三百人,李逸说太多了。
“二百。”
“还是太多。”
“一百。”
“别,府兵打仗自备钱粮没错,我这当副总管也用不着还带这么多部曲啊。”带那么多人,朝廷也顶多解决粮食,这死了伤了,最后还得李逸抚恤呢。
而且他也不觉得那么多没上过战场的奴隶、农夫、工人,上了战场有多大作用。
夫妻俩在那讨价还价的,
最后十娘勉强同意李逸只带三十六人。
于是乎,大马球场上,几百号壮汉,开始竞争三十六个名额。
那考核场面十分壮观,比点选府兵还热闹。
考核第一项,身高,得至少六尺,也就是一米八以上,然后是负重,要背三百斤米能走五十步远,接着是奔跑,
一点不比选府兵条件低,
“只要能够选中为阿郎的部曲家兵,随征并州,每月给一石粮,出征在外,每月再补一石粮,”
“出发前,还会给一石粮安顿家小。”
这条件一宣布,一众壮汉们更激动了。
“若有伤亡,李府会有抚恤······”
“我们阿郎对身边人从不吝啬,我们李家向来是有功必赏!”
这话大家都认同,
尤其是今天马球场上还站着一行李家出来的军官,
李存孝四羌人,曾是李逸的羌奴,在羌兵叛乱时跟着平乱击贼,事后得封禁军旅帅,而上次跟着阿郎平司竹园贼,又得勋升职,已经成为禁军校尉。
今天身着绿色圆领官袍,手按横刀往那一站,别提多威风。
还有刘黑子罗大富罗五等十名罗家堡出来的,现在穿着戎服站在那也很神气,跟着阿郎征谷州战司竹园,人人三等勋在身,个个都有了九品散职。
甚至赵永安,御宿乡团练的教头,原禁军小卒,跟着阿郎,教阿郎射箭、打弹弓,搭上了阿郎,于是几次随征,现在也已经成了旅帅。
一个个壮汉,
初夏时节,脱了衣服赤膊比试。
翘关扛鼎,
一个比一个的猛。
翘关,就是只抓着又粗又长又重的城门栓的一头,把他举起来。
这可是极要力气的,当然也还需要一些技巧。
最终,经过几轮考核,
三十六名壮汉脱颖而出,
全是十里挑一的猛汉,个个都是超过一米八,甚至好几个得有两米多,
拳头上能跑马,胳膊上能立人,
好几个家伙,能够背五石米走三十步。
这些牛人,大多数都是李家奴隶,有陇右羌奴,也有汉中獠奴,甚至有昆仑奴。
还特意选了几个突厥奴。
毕竟这次北上,要跟突厥人打交道,身边带几个突厥奴,到时也有帮助。倒也不担心这几个突厥人到时投敌啥的,毕竟他们在李家也都是有了妻子儿女的,
这些突厥人属于在中原都好几代了的。
其它被刷下来的壮汉们,一个个叹气连连,可恨不能护卫阿郎,远征河东。
十娘依然大气的很。
当众宣布。
选上的这三十六人,每人赐衣一套,再按先前说的,先发一月粮,一石月粮,加一石出征补贴,再加一石安家粮,总共三石,直接送到他们家中。
没选上的,也不让他们白来。
今天中午就在马球场吃饭,炖羊肉汤加馎饦,每人还给两升粮带回去。
众人欢呼,直叹没白来。
李逸看着这一马球场的人,居然都是李家的奴隶、部曲、佃户,这还是已经挑选过的年轻壮汉,其它不符合条件的还有众多呢。
李家真的也已经成了豪门了。
有这么多人了。
这中午一顿饭,都能把一般的小地主吃破产。
更别说李逸选了三十六人随从,一个月又得几十石粮。
“阿郎!”
两个熟人赶来,却是宋义和陈菱角。
大年初一早上,李逸在平康坊中被行刺,家丁宋义舍命相救,断了一条腿。养了百多天,现在已经好了。
而陈菱角是李逸在谷州带回来的遣散伤兵,南岗堡守城战被射掉一只左眼。
“阿郎,宋义请求同往。”
“县公,老撸也请求同往。”
李逸打量两人,“宋义你这腿再养养,老撸你眼睛也还没好吧?”
“好了,都好了。”
宋义说腿早就能奔跑跳跃无碍了,而老撸左眼也早装上了一只义眼,虽是牛骨雕制的,但不盯着看,还真不容易发现少了只眼睛。
陈菱角道:“我现在天天呆在将军营医馆也是无聊,我好歹在军中很久,跟着阿郎也有些作用。”
而宋义说他既然是李家护院队头,那自然也得随同阿郎出征。
李逸希望他们留下,可他们坚持要去。
“行,那你们一同去。”
罗家堡的刘黑子等十人自然也要去,
吃饭的时候,李逸打了碗馎饦,把他们叫到一边,一边圪蹴着吃面一边说起这次出征的事。
“你们点上府兵后,援谷州战司竹园,也没怎么停过,这次去并州,我看你们就留下,家里田地也得管顾,妻儿孩子也要陪伴嘛。”
刘黑子愣了下,香喷喷的面也顾不得吃了,“阿郎啥意思,嫌弃我们没本事么?”
“你们现在是府兵,但府兵也没有一直受征召打仗的,总得有个休整轮替的,这回你们就在家休整好了。”李逸道,他清楚这次北上不会轻松,搞不好到时还可能会有败仗吃。
刘黑子他们也跟了自己很久,这次让他们留下,也是为他们好。
“阿郎不也没休息么,我们休息啥,再说了,跟着阿郎,沾光立功得勋呢,有这好机会哪能错过嘞。”大富也是坚决道。
“我实话跟你们说,这次去并州跟前两次可不一样,有可能要打硬仗,甚至可能吃败仗,会有伤亡。”
几人愣了下。
刘黑子放下面碗,腾的站起身,拍的胸脯砰砰响,“阿郎把我刘黑子当什么人了?只会沾光享福,不能共患难?
假如这趟真的有硬仗,甚至有伤亡,那我们更要跟着阿郎,关键时候我刘黑子这二百来斤,也还是有点用的。”
罗五等也纷纷表示,有硬仗也不怕。
“当初点选府兵,就没想过怕打仗,何况咱向来跟着阿郎,这次哪还能当逃兵?”
有这么一群知恩图报的乡党,李逸心里还是很感动的。
不枉一路提携。
“好,那就都去,你们仍旧来给我当亲兵。”
不仅罗家堡这十个兵仍随行,
这次他的弓箭教头赵永安,以及老搭档李德奖丘神俨姬思恭武君雅也仍去,而且姬思温丘英起等不少贵族公子也要去。
甚至他以前那四个羌奴,如今升为禁军校尉的李存孝李存悌李存忠李存信也去。
这次没能借到门神秦琼,白虎星罗士信,混世魔王程咬金几将,
李逸也只能加强自己,三十六个十里挑一的部曲,宋义和陈菱角统领。
李存孝他们四个羌族禁军校尉,
罗家堡最可信的十个府兵亲兵。
饭后,李逸问李德奖,“你师傅还没从岭南回来吗?”
“没,估计这会还在南洋某个岛上找香料呢。”
听到这个回答,李逸挺失望,虬髯客张三,这可是武艺绝伦,要是有这个昆仑客跟着,就算被几万敌军包围着,张三也能带着他杀出重围吧。
(本章完)
清晨,
李逸睁开眼,就看到疏影支着下巴盯着他。
“早就醒了?”
疏影脸瞬间红了起来,慌乱的起身,想要逃离。
看着她小鹿乱撞似的,李逸哈哈大笑。昨日李逸去家庙祭祖,晚上回来后十娘特意让疏影服侍他沐浴。
疏影丫头如今出落的越发漂亮,
十七岁的李逸,确实有点经不住那赤果果的诱惑,何况十娘早就说让疏影通房,十七岁的血气方刚撞上少女的欲说还休,倒像长安四月纷扬的柳絮,挠得人心尖发痒。
“我按大娘子教的法子算了日子,昨天日子刚好呢。”
疏影一边穿衣一边小声道。
李逸笑笑。
家里女人们都急着想要孩子,李逸现在也习惯了,不干涉不强求,顺其自然。
“我觉得已经种上了。”
“男孩女孩?”李逸笑问。
“应当是个女孩。”疏影犹豫了下道,李逸听的出她有点言不由衷。
生孩子这方面还是李渊厉害,一生二十二个儿子,十九个女儿,其中有三十个是他称帝之后生的。野史都说李渊被逼退位,当太上皇九年,生了几十个孩子,其实李渊退位后只生了三四个,多数是当皇帝时生的。
他当皇帝时都五十三岁了,可谓老当益壮。
交趾太守丘和也厉害,生了十五个儿子,然后他这些儿子们也个个都生十来个,一窝一窝的,导致丘家子弟竞争也格外激烈,
丘神俨现在都天天抱李逸大腿,连他大哥做为丘府嫡长孙这次也要去从征。
刚吃过早饭,
前院喧闹声传来。
“咋回事?”李逸疑惑,府里向来挺有规矩的啊。
十娘道:“是我让管家喊了咱家那些高大魁梧、年轻健壮的部曲、佃户们来,”
丈夫出征在即,这次还可能要跟突厥打仗,十娘非常担心,特意准备给丈夫挑选一些魁梧强壮的部曲随行。
“我听说陇西王他们一人带三百二百的骑士随行,丘家兄弟也都各带数十子弟部曲随行,阿郎堂堂行军副大总管,又是县公,总不能没有部曲随行。
咱家没那些关陇门阀的底蕴,但凑百八十个骑马的部曲总没问题。”
这口气真是很大了,
百八十个骑马的部曲从征,假如一百家兵,一人双马,那就得二百匹马,再得备上个百八十匹骡驴,
再便宜的骑乘马,一匹也得三四十匹绢了,
光是这些马骡就得万匹绢以上了,得好几百万钱呢。
“用不着这样攀比啊,咱是打仗,又不是斗富,我这行军副总管,兼领右后军,两千多人马呢,哪还用自己带那么多家丁。”
“那不行,这次去打突厥,可得小心,多带些部曲,更放心。放心,咱家现在供的起。”
前院,是长安李家各处庄园、作坊的管事、庄头们,他们带着符合条件的奴隶、部曲、佃户、雇工前来,在前院汇报呢。
人都带到了隔壁马球场。
李逸现在田多奴隶也多,部曲佃户也多,当家大娘子一声吩咐,各处庄子作坊马上就动起来了。
马球场上挤满了人。
一开始杜十娘说干脆也带三百人,李逸说太多了。
“二百。”
“还是太多。”
“一百。”
“别,府兵打仗自备钱粮没错,我这当副总管也用不着还带这么多部曲啊。”带那么多人,朝廷也顶多解决粮食,这死了伤了,最后还得李逸抚恤呢。
而且他也不觉得那么多没上过战场的奴隶、农夫、工人,上了战场有多大作用。
夫妻俩在那讨价还价的,
最后十娘勉强同意李逸只带三十六人。
于是乎,大马球场上,几百号壮汉,开始竞争三十六个名额。
那考核场面十分壮观,比点选府兵还热闹。
考核第一项,身高,得至少六尺,也就是一米八以上,然后是负重,要背三百斤米能走五十步远,接着是奔跑,
一点不比选府兵条件低,
“只要能够选中为阿郎的部曲家兵,随征并州,每月给一石粮,出征在外,每月再补一石粮,”
“出发前,还会给一石粮安顿家小。”
这条件一宣布,一众壮汉们更激动了。
“若有伤亡,李府会有抚恤······”
“我们阿郎对身边人从不吝啬,我们李家向来是有功必赏!”
这话大家都认同,
尤其是今天马球场上还站着一行李家出来的军官,
李存孝四羌人,曾是李逸的羌奴,在羌兵叛乱时跟着平乱击贼,事后得封禁军旅帅,而上次跟着阿郎平司竹园贼,又得勋升职,已经成为禁军校尉。
今天身着绿色圆领官袍,手按横刀往那一站,别提多威风。
还有刘黑子罗大富罗五等十名罗家堡出来的,现在穿着戎服站在那也很神气,跟着阿郎征谷州战司竹园,人人三等勋在身,个个都有了九品散职。
甚至赵永安,御宿乡团练的教头,原禁军小卒,跟着阿郎,教阿郎射箭、打弹弓,搭上了阿郎,于是几次随征,现在也已经成了旅帅。
一个个壮汉,
初夏时节,脱了衣服赤膊比试。
翘关扛鼎,
一个比一个的猛。
翘关,就是只抓着又粗又长又重的城门栓的一头,把他举起来。
这可是极要力气的,当然也还需要一些技巧。
最终,经过几轮考核,
三十六名壮汉脱颖而出,
全是十里挑一的猛汉,个个都是超过一米八,甚至好几个得有两米多,
拳头上能跑马,胳膊上能立人,
好几个家伙,能够背五石米走三十步。
这些牛人,大多数都是李家奴隶,有陇右羌奴,也有汉中獠奴,甚至有昆仑奴。
还特意选了几个突厥奴。
毕竟这次北上,要跟突厥人打交道,身边带几个突厥奴,到时也有帮助。倒也不担心这几个突厥人到时投敌啥的,毕竟他们在李家也都是有了妻子儿女的,
这些突厥人属于在中原都好几代了的。
其它被刷下来的壮汉们,一个个叹气连连,可恨不能护卫阿郎,远征河东。
十娘依然大气的很。
当众宣布。
选上的这三十六人,每人赐衣一套,再按先前说的,先发一月粮,一石月粮,加一石出征补贴,再加一石安家粮,总共三石,直接送到他们家中。
没选上的,也不让他们白来。
今天中午就在马球场吃饭,炖羊肉汤加馎饦,每人还给两升粮带回去。
众人欢呼,直叹没白来。
李逸看着这一马球场的人,居然都是李家的奴隶、部曲、佃户,这还是已经挑选过的年轻壮汉,其它不符合条件的还有众多呢。
李家真的也已经成了豪门了。
有这么多人了。
这中午一顿饭,都能把一般的小地主吃破产。
更别说李逸选了三十六人随从,一个月又得几十石粮。
“阿郎!”
两个熟人赶来,却是宋义和陈菱角。
大年初一早上,李逸在平康坊中被行刺,家丁宋义舍命相救,断了一条腿。养了百多天,现在已经好了。
而陈菱角是李逸在谷州带回来的遣散伤兵,南岗堡守城战被射掉一只左眼。
“阿郎,宋义请求同往。”
“县公,老撸也请求同往。”
李逸打量两人,“宋义你这腿再养养,老撸你眼睛也还没好吧?”
“好了,都好了。”
宋义说腿早就能奔跑跳跃无碍了,而老撸左眼也早装上了一只义眼,虽是牛骨雕制的,但不盯着看,还真不容易发现少了只眼睛。
陈菱角道:“我现在天天呆在将军营医馆也是无聊,我好歹在军中很久,跟着阿郎也有些作用。”
而宋义说他既然是李家护院队头,那自然也得随同阿郎出征。
李逸希望他们留下,可他们坚持要去。
“行,那你们一同去。”
罗家堡的刘黑子等十人自然也要去,
吃饭的时候,李逸打了碗馎饦,把他们叫到一边,一边圪蹴着吃面一边说起这次出征的事。
“你们点上府兵后,援谷州战司竹园,也没怎么停过,这次去并州,我看你们就留下,家里田地也得管顾,妻儿孩子也要陪伴嘛。”
刘黑子愣了下,香喷喷的面也顾不得吃了,“阿郎啥意思,嫌弃我们没本事么?”
“你们现在是府兵,但府兵也没有一直受征召打仗的,总得有个休整轮替的,这回你们就在家休整好了。”李逸道,他清楚这次北上不会轻松,搞不好到时还可能会有败仗吃。
刘黑子他们也跟了自己很久,这次让他们留下,也是为他们好。
“阿郎不也没休息么,我们休息啥,再说了,跟着阿郎,沾光立功得勋呢,有这好机会哪能错过嘞。”大富也是坚决道。
“我实话跟你们说,这次去并州跟前两次可不一样,有可能要打硬仗,甚至可能吃败仗,会有伤亡。”
几人愣了下。
刘黑子放下面碗,腾的站起身,拍的胸脯砰砰响,“阿郎把我刘黑子当什么人了?只会沾光享福,不能共患难?
假如这趟真的有硬仗,甚至有伤亡,那我们更要跟着阿郎,关键时候我刘黑子这二百来斤,也还是有点用的。”
罗五等也纷纷表示,有硬仗也不怕。
“当初点选府兵,就没想过怕打仗,何况咱向来跟着阿郎,这次哪还能当逃兵?”
有这么一群知恩图报的乡党,李逸心里还是很感动的。
不枉一路提携。
“好,那就都去,你们仍旧来给我当亲兵。”
不仅罗家堡这十个兵仍随行,
这次他的弓箭教头赵永安,以及老搭档李德奖丘神俨姬思恭武君雅也仍去,而且姬思温丘英起等不少贵族公子也要去。
甚至他以前那四个羌奴,如今升为禁军校尉的李存孝李存悌李存忠李存信也去。
这次没能借到门神秦琼,白虎星罗士信,混世魔王程咬金几将,
李逸也只能加强自己,三十六个十里挑一的部曲,宋义和陈菱角统领。
李存孝他们四个羌族禁军校尉,
罗家堡最可信的十个府兵亲兵。
饭后,李逸问李德奖,“你师傅还没从岭南回来吗?”
“没,估计这会还在南洋某个岛上找香料呢。”
听到这个回答,李逸挺失望,虬髯客张三,这可是武艺绝伦,要是有这个昆仑客跟着,就算被几万敌军包围着,张三也能带着他杀出重围吧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