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示:请记住本站最新网址:http://www.uc1p.com!为响应国家净网行动号召,本站清理了所有涉黄的小说,导致大量书籍错乱,若打开链接发现不是要看的书,请点击上方搜索图标重新搜索该书即可,感谢您的访问!
  第282章李总管全军覆没
  晋州,赵城。
  经过数日跋涉,李逸率军赶到赵城。
  “此地距离霍邑还有百里,霍邑到介休还有一百三十里。”行军记室崔敦礼提醒李逸。
  “李总管那边还联系不上吗?”李逸看着前面的县城。
  “已经两天没有消息了。”崔敦礼也是有些不安,“算时间,他们应当已经快到介休了,或许是正跟敌接战?”
  “说好的每日保持两趟通信,可现在两天都没有消息,崔记室,我担心他们出事了。”
  一万多人马,在赵城县外扎营,
  县令带着城中官吏、豪强父老前来迎接,还弄了一批粮食肉蔬等。
  “三日前,李总管率军经过赵城,”县令赵秀告诉李逸,这位是本地豪强赵家的,父亲原是州录事,李渊起兵时助龙跃迎接义旗,一路跟着打到长安。建唐后,赵秀选择回到河东,被授予赵城县令之职。
  “这两天可发现什么异常?有没有北边下来的兵,或是刘武周的人?”
  “没有,一切如常。”赵秀摇头。
  崔敦礼道:“也许一切尚好。”
  李逸总觉得失联两天,肯定不正常。跟着赵县令,接见了下本县官吏豪强大户,感谢他们送的粮食酒肉,
  李逸也当他们面,下令禁止将士们入城,不许离营骚扰百姓,不得践踏庄稼,特派了大舅哥参军姬思温带人,专门进城采购,公平买卖。
  跟这些本地人聊了会,
  李逸叫来赵永安,
  “你是介州人,还是猎户,熟悉地形,你带上一队轻骑,前往霍邑,打探下情况。”
  傍晚,
  姬思温兄弟俩进城一番大采购,买了许多新鲜的菜,还买了些羊猪鸡鸭等,也算是为疲惫的长途行军,改善下伙食。
  大家在城外营中杀猪宰羊,架起大锅炖肉煮汤,气氛挺好。
  只有李逸在营中很是不安。
  一夜过去,
  次日一早,营中正在做饭,赵永安疲惫万分的回来了。
  “坏消息,”
  “我们出了赵城,往北走了几十里,就遇到了几个败兵。”
  “是李总管的兵,他在雀鼠谷中伏全军覆没,李总管也被俘了。”
  李逸被这个消息震惊的目瞪口呆。
  “全军覆没,总管被俘?怎么可能?”
  那可是九千人,还都是战兵。
  赵永安把几个败兵带到李逸面前。
  “说,具体是怎么回事?”
  一名浑身都是凝固血污的败兵低着脑袋说了事情经过,李仲文率军过了霍邑,发现汉军游骑,一开始李仲文还比较谨慎,
  可在击溃一支千人汉军后,又发现数支汉军部队,人马都不算多,每次才交兵就被击败逃跑,如此多次,李仲文就不免轻敌大意,觉得汉军这是措不及防遭遇了他们,
  于是全军追杀,不想放这些人逃回去,结果追进雀鼠谷后,伏兵四起,这九千人全被堵在山谷里成了瓮中之鳖,最后大败,李仲文都被俘虏。
  “长史王行敏、司马刘世让,还有那几位总管呢?”
  “都没能逃出来。”
  李逸脑子嗡嗡响,他有想过李仲文可能遇到了麻烦,才导致失联,却没想到到,事情会这么严重。
  前军主力,四个军九千人,居然中伏全军覆没,主将都被俘虏了。
  李逸扶额,稳了稳心神,让刘黑子去子总管以上军官前来紧急商议。
  十几名军官聚齐李逸帐中。
  本来已经要拆帐篷拔营启程了,
  “总管中伏,雀鼠谷兵败,全军覆没了。”
  李逸把这个惊人的消息宣之于众。
  手里拿着只鸡腿在啃的李博义愣了下,鸡腿都忘记吃了。
  “我是还没睡醒吗?”
  李逸继续道:“宋金刚大军正在围攻介州城,已经攻了许多天了,随时可能失守。”
  李博义把鸡腿扔一边,也顾不得吃了:“撤吧,这仗没法打了,”
  李奉慈也附和着,“咱这五千战兵,带着千余子弟,还有六千辅兵,拉着这么多辎重,没法打啊。”
  倒是年轻的李道宗不同意,他站起来道:“副总管,李总管兵败被俘,前军尽没,确实惊人,可我们这还有一万多人。
  最重要的是,现在刘武周攻占了平遥,又将陷落介休,我们现在若是后撤,那介休必不能守,紧接着就是灵石,到时朝廷就算再想救援太原,也无路可走。”
  “从晋州至并州,必经灵石,要么西线走浩州,要么东线走介州,我们现在必须得上,起码得守住灵石,最起码也得守住浩州。”
  李博义嚷嚷着要退回晋州。
  “副总管,趁敌人还在围攻介休,我们得立即北上。”李道宗扬起拳头。
  而比他还年轻一岁的淮阳王李道玄更是一拳砸在案上,“我愿率本部为先锋,急行军至灵石进驻。”
  “崔记室,你以为呢?”
  崔敦礼脸色也不太好看,他盯着地图,“我以为现在不能撤,否则朝廷追究,我们也担不起这罪责。
  现在情况,当立即行动,先北上霍邑。霍邑当雀鼠谷口,地处要冲,城池也较要坚固,守住霍邑,然后再分兵驻守灵石,还可派兵增援浩州。
  最起码,也得保证北上太原的西线通畅。”
  说完这些,他叹了口气,“至于介休、平遥,我们怕是没有余力收回了,只能再向朝廷求援增兵!”
  李仲文这一败,他们这支兵马,基本就废了。
  转攻为守,
  也是比较务实的。
  现在还想着什么解介休之围,收复平遥、榆次,甚至打到马邑去,那就是做梦了。
  李逸现在就是一军主将,
  众人都等着他决策。
  诸将校可以献计献策,但最终决策只能他一人。
  “我率三军战兵六千人,百里急行军速度,赶去霍邑。崔记室,你和姬参军等随后率辎重营赶来。”
  “等到了霍邑之后,再看情形安排。”
  时间紧急,
  当机立断,李逸亲自点齐马军,三军各有马军五百,加上将领亲兵、子弟营,凑了两千骑兵。
  李逸先行一步。
  丘神俨、李德奖还有李道玄李道宗、赵永安李存孝等随行,
  李博义李奉慈哥俩被李逸留在后面统领四千步兵随后赶来。
  出发前,他亲自将李仲文战败的消息发回长安。
  霍邑,
  素有中州重镇,河东屏障之称。
  三年前,李渊太原起兵,率三万军南下,就在这里遭遇到了宋老生统两万人拦截,这也是唐军首场大战。
  半夜。
  李逸一行终于是满身泥泞疲惫万分的抵达霍邑。
  还好,霍邑仍在唐军手中。
  黄子英伏击歼灭李仲文部后,曾押着李仲文来这里劝降,但李仲文反而劝城上守军加强防御,还说李逸很快就能统大军到达。
  汉军攻了一天,可缺少攻城器械,也只能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嘴,最后还是撤了。
  城上守军,再三确认了李逸军的身份,最后也只是放下几个吊筐,把李逸几人接进城,
  两千骑仍在城外驻扎。
  兵符、告身、官印,
  李逸几人拿出各自的身份凭证,证明了自己。
  “韩达拜见李县公,”
  韩达是吕州刺史,正四品,比李逸品级低。
  北周时,霍邑一带设永安郡,隋初永安郡废除,汾州置出,开皇十八年汾州改吕州,永安县改名霍邑。大业三年,吕州又被撤消,霍邑改属晋州,后来又隶临汾郡。
  而等李渊入长安,又以霍邑、赵城、汾西和灵石四县,从临汾郡分出,置霍山郡。
  武德元年撤郡设州,撤霍山郡,复置吕州,但灵石县划到介州。
  吕州,也就只有三个县而已。
  韩达的祖父曾是临汾郡太守,父亲是州录事,李渊起兵,他也从龙策应,跟着打进长安,后来回到河东老家做了这吕州刺史。
  人很年轻,也就三十来岁。
  但面对形势剧变,这位也是有些手足无措,幸好李逸来了。
  “立即打开城门,放两千骑兵入城,”
  “赶紧给将士们做饭,给马准备草料,要加精料和盐,弟兄们马不停蹄的跑了一百里路。”
  进了霍邑城,
  总算顺利完成第一步。
  李逸的两条腿都快没知觉了,
  这路上两马轮换乘,一刻不敢耽误,饿了就在马上嚼两把炒米。
  韩达连连应声,他在三年前,还只是个本地豪强子弟,游侠儿,凭着从龙之功,加上韩家在地方上的名望实力,这才来做了个吕州刺史。
  平时倒还好,现在一遇危局,便不知如何下手了。
  李逸说什么,他便马上去做什么。
  “一会派人给后军送信,就说我们成功进驻霍邑。”
  喝着热水,李逸跟李道宗等商议接下来的计划。
  “我们明日得抓紧时间派兵进驻灵石城!”李道玄提议,并表示他愿意率兵前往。
  “得当心埋伏,霍邑到灵石,虽仅数十里,可中间雀鼠谷险要难行,李总管才刚折戟在那。”
  “县公,其实从霍邑到灵石,也未必一定得走雀鼠谷,雀鼠谷只是最近的一条道而已,另外还有千里径和统军川,只不过要迂回绕道路远。
  另外汾水之东还有一条道,要穿行高壁岭,因高壁岭山中有韩信大墓,故乡民又称为韩侯岭,北齐时曾于那置寨,名高壁寨。”
  韩侯岭山势奇拔,当南北之冲,为邑之咽喉也。
  “韩侯岭上下二十里,鸟道盘折,从霍邑此处走韩侯岭至灵石,总共有九十里路程,除了二十里韩侯岭难行,还有逍遥岭、郭家沟、竹杆坡、老张湾等十一段,左山右水,峰高涧深,非常难行,有些路段还经常塌毁。”
  李逸听后倒是来了精神。
  雀鼠谷那边,现在是不敢轻易冒险走的,没想到赵永安还知道汾河东边高壁岭中还有一条险路。
  “明日一早,我们便让赵永安带路,走高壁岭至灵石城。”李逸一拳砸在案板上。
  (本章完)
都市言情相关阅读More+

限定室友(1v2)

擎苍月

战少,你媳妇又爬墙了

繁初

社死得到的男朋友

清茶与

医妾

北枝寒

影子

麦阿秋

贼老天你该死

不再恋爱(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