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3章 雀鼠谷十面埋伏
第283章雀鼠谷十面埋伏
清晨,
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逸被宋义唤醒。
满眼红血丝的李逸看着窗外已经大亮,搓了搓脸,强打起精神来。
“今天天气怎样?”
“看样子今天会是个晴天,在城里就能看到东西两边苍然大山。”
李逸走出院子,果然在霍邑城中就能看到东西两面的巍巍高山,“西边是赫赫吕梁,东边是巍巍太岳。”
霍邑东依霍山,虽是晋南咽喉,但却也只是一座山中小城。
一条河两座桥,四座城门,十字街。
城虽小,城墙倒是又高又宽。
当初宋老生两万兵守霍邑,抵挡李渊三万军南下,最后兵败也是他出城而战才败的。
韩达准备了猪羊,要祭祀霍山神。
“当初圣人起兵南下,被阻挡在霍邑前不得进,偏又遇连日大雨,粮草不接,军心浮动,又传闻突厥将要南下攻太原,许多将士们都劝说退兵。
这时,有位白衣老者悄然出现在大营外,
这位身姿飘逸的老者自报身份,说他乃是霍山神派来拜见大唐皇帝,山神让转告,到了八月雨会停止,从霍邑东南走,会给你们指引一条小道。”
李逸倒没听过这个故事,韩达却是亲历者。
他记得皇帝当时听后很高兴,“圣人当时说,春秋时期赵襄王就是在霍山神帮助下建立的赵国,如今霍山神自当也不会骗我。后来,果然到了八月雨就停了,圣人带我们往东南,绕到宋老生军背后,一战将他斩杀,夺取霍邑,然后南下直取长安!”
韩达对霍山神深信不疑,尤其是经历那次事件后,越发相信。山神那时派使者来拜,说的是诣大唐皇帝,而不是唐国公。
“李县公要率兵经高壁岭至灵石,一定得先祭霍山神!”
传说霍山神是苍帝之子。
李逸听完这个故事,觉得更有可能是当年李渊在形势不利,军心动摇的时候,自导自演的一出戏,找了一个白发老头来演霍山神使,上来就称李渊大唐皇帝,以此暗示将士,此次起兵南下必能问鼎天下。
而所谓八月雨停,八月总不可能下一个月雨,总会停。
至于指引道路,估计也跟李逸一样掌握了一条小路,借神使之名说出来。
事实上,当初效果不错,李渊一战斩杀宋老生夺取霍邑。
古人更相信这些鬼神之事,
李逸也不会去反驳,于是和韩达在霍邑城中的霍神庙献上三牲祭祀。
“当年霍山神派神使指引圣人义军南下夺取霍邑,如今霍山神也必护佑我军顺利通过韩侯岭抵达灵石城!”
两千骑兵,
也是精神大振,
霍山神是自家的神呢。
祭祀完霍山神,李逸精选一千骑走韩侯道翻越高壁岭前往灵石城。
李道宗率一千骑留守。
雀鼠谷,
整个雀鼠谷北起冷泉关,中间阴地关,南至汾水关,总长一百二十余里,谷内有三关四驿。
关外皆平原旷野,入关则左山右河,中惟一线,实为南北咽喉重地,其中更有数十里间道险隘,
在距离霍邑五十余里的谷内,有一座贾胡堡。
这个堡以粟特胡商聚落而得名,
当初李渊起兵南下,经雀鼠谷,遇雨连绵不止,就被迫顿师贾胡堡许久。
这座并不算大的贾胡堡,距离北边灵石和南边霍邑,都是五十余里,建在蛤蜅岭上,
汉以来,无数西域胡商沿着丝绸之路东行贸易,
这些粟特胡商有的就此定居中原,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了许多聚落定居点。
雀鼠谷百余里,是河东南北咽喉,粟特胡们也在此建立定居点,修建起了城堡,甚至在这里贩卖货物。
贾胡堡中还有粟特胡商们信奉拜火教而修建的袄祠。
此时,黄子英就带着一众手下将校前来拜胡天,献上猪羊。
袄祠中供着飞牛和骆驼,
“这是我们袄教韦雷特拉格纳的化身,他是战争和胜利之神,拥有着许多化身,包括风、公牛、马、骆驼、野猪、鹰、绵羊、山等。”贾胡堡的粟特萨保虞闰介绍道。
贾胡堡是一个粟特胡商们的定居点,萨保是这个城堡的首领,他们在此定居,会外出贸易,也有自己的武装。
但面对黄子英的汉军,尤其是这支汉军还在这不远处的山谷中,伏击歼灭了近万唐军,得知这个消息,虞闰就对这些南下的汉军非常客气,
甚至主动的打开了贾胡堡的堡门。
黄子英说路过,要拜粟特人的神,要借贾胡堡休整下士兵,虞闰又哪能拒绝的了呢。
这小堡对付一般的山贼流民什么的还行,
可面对一支精锐军队,他们也只能很识趣。
黄子英祭祀了那个能变身各种动物的战争和胜利之神后,接受虞闰的宴请。
“把李仲文、王行敏、刘世让、于筠、樊伯通、张德政都请来,给他们也压压惊。”
晨雾未散,
袄祠琉璃脊泛着冷光,
黄子英的战袍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,他眯着眼睛望着堡下蜿蜒的谷道,
“唐军,也不过如此,一战就歼灭他们九千人,俘虏了一个真乡郡公太常少卿总管,还有三个刺史、十二卫将军,两个中郎将,”
他捋了捋那虬髯,“可惜还有一万多人在后面,倒是要多费一番手脚。听说这统领后军的副总管,居然是个十七岁的娃娃,还带着四个十六七岁宗室郡王,李唐这是没人了吗?
太原让个十七岁的李元吉坐镇,这派援兵来,又派了几个娃娃郡王来。”
锁链声响动,
李仲文和刘世让等六将被汉军推拉着过来,
那位太常少卿此时很狼狈,早没了先前的意气风发。
“李总管,贾胡堡的虞萨保设宴招待,我就借献佛,也请你们几个来。”
“要杀要剐随便,”李仲文倒也还算硬气。
“不愧是当年八柱国之后,将门虎子,够硬,只可惜战场上有些弱啊。”黄子英嘲讽了几句,邀请他们入席。
“粟特人的烤羊肉串不错,他们不仅擅于经商贸易,这烤肉手艺也是一绝呢,都饿了吧,一会多吃点。”
撒着孜然的羊肉串端上来,还冒着热气。
李仲文肚子不合时宜的咕咕响了起来,
“吃吧。”
“好,死也要做个饱死鬼。”李仲文说完,抓起一串就猛吃了起来,其余五将也都开吃。
“其实也并不就要死的,我们大汉天子可是非常爱惜人才的,只要几位将军能够归附,你们在唐朝是何官职爵位,到了大汉,也不会亏待。”
李仲文猛吃羊肉串也不答话。
黄子英拿起一杯酒慢慢品尝着,“虞萨保说这酒叫柿子烧,还是从长安贩来的,就是出自你的副总管李逸那个娃娃之手?”
李仲文抬头看了他手中的酒一眼,
“也来点,这酒确实不错,够劲。”黄子英笑着让手下给李仲文他们每人倒上一杯。
“相信李总管很快就能跟那位副总管会面了,他正在赶来的路上,”
李仲文目露惊讶之色。
“怎么,奇怪你都全军覆没了,他怎么还敢来?”他笑笑,“那小子确实有几分胆色,不过终究不是太嫩了,光凭几分胆色,那不过是莽撞罢了。
只要他进了这雀鼠谷,插翅也难飞!”
李仲文和刘世让对视了一眼,
两人眼神都有些黯然,这次败的太惨,李逸要是也赶来,只怕也难逃兵败,甚至被擒命运。
充满粟特胡风的大厅里,墙上是有些褪色的壁画,
一名萨保带领着粟特商团牵着骆驼穿越沙漠,还有他们与马贼战斗,后来定居中原,建立城堡,兴起市集的一幕幕场景。
“李总管,待某围住李逸和他的后军,到时还要请你站出来帮忙劝降,某也不愿意多增杀戮。”
李仲文喝了一大口柿子烧,忍不住道:“我劝黄将军别得意的太早,我是轻敌大意了,但李逸虽年轻,可却很是了得。”
“了得?有多了得,我听说他原本是个道士?刚刚还俗还没一年,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,居然就从白丁变成了开国县公,甚至还能成为行军副总管,
估计很会奉承吧?
当年马邑郡丞李靖,在长安,听说李渊不过授他一个中郎将而已,李逸有什么本事,却是冠军将军?”
“有没有本事,黄将军到时试一试就知道了。”刘世让也道。想当初他在泾州初识李逸,那时李逸还仅是个参军,而那时他已经是一道行军总管。
“来,给几位将军再满上,我知道你们败的有些不服气,哈哈哈,那某就让你们输的心服口服,
让你们看看我是如何将那李逸生擒,把他的一万多后军也都歼灭俘虏的。”
黄子英正得意大笑,
有亲兵匆匆进来,
“报,”
“禀报将军,灵石城,灵石城,”
“灵石城怎么了?”黄子英不满的瞪眼。
“唐军,唐军援兵进了灵石城,而且,他们还迅速分兵进驻了我们北面的三十里的阴地关。”
“唐军进了灵石城,还来了阴地关?”黄子英愣了下神,然后破口大骂,“放你娘的屁,我们数千人马守着雀鼠谷,驻在这贾胡堡,唐军长翅膀会飞吗?”
旁边一名将领道:“是不是浩州刺史刘瞻出兵了?”
“浩州的刘瞻手里有几个兵?他还敢分兵去增援灵石、阴地关?他自顾都不暇!”
那名亲兵赶紧道:“不是浩州刺史刘瞻的兵,是从南面来的,就是那个李逸率领的唐军,”
“放你娘的屁,李逸会飞,从霍邑飞到灵石去的?”
“将军,游骑传回的消息就是这个,说唐军突然就出现在灵石城,然后又突然出现在阴地关。”
黄子英从这里面听到一些关键信息,“你是说李逸先到的灵石,然后再出现在阴地关?”
亲兵点头。
“那他们就不是从雀鼠谷过去的,难不成走的小道?”
李仲文和刘世让几将,倒是听的精神大振。
(本章完)
清晨,
只睡了两个时辰的李逸被宋义唤醒。
满眼红血丝的李逸看着窗外已经大亮,搓了搓脸,强打起精神来。
“今天天气怎样?”
“看样子今天会是个晴天,在城里就能看到东西两边苍然大山。”
李逸走出院子,果然在霍邑城中就能看到东西两面的巍巍高山,“西边是赫赫吕梁,东边是巍巍太岳。”
霍邑东依霍山,虽是晋南咽喉,但却也只是一座山中小城。
一条河两座桥,四座城门,十字街。
城虽小,城墙倒是又高又宽。
当初宋老生两万兵守霍邑,抵挡李渊三万军南下,最后兵败也是他出城而战才败的。
韩达准备了猪羊,要祭祀霍山神。
“当初圣人起兵南下,被阻挡在霍邑前不得进,偏又遇连日大雨,粮草不接,军心浮动,又传闻突厥将要南下攻太原,许多将士们都劝说退兵。
这时,有位白衣老者悄然出现在大营外,
这位身姿飘逸的老者自报身份,说他乃是霍山神派来拜见大唐皇帝,山神让转告,到了八月雨会停止,从霍邑东南走,会给你们指引一条小道。”
李逸倒没听过这个故事,韩达却是亲历者。
他记得皇帝当时听后很高兴,“圣人当时说,春秋时期赵襄王就是在霍山神帮助下建立的赵国,如今霍山神自当也不会骗我。后来,果然到了八月雨就停了,圣人带我们往东南,绕到宋老生军背后,一战将他斩杀,夺取霍邑,然后南下直取长安!”
韩达对霍山神深信不疑,尤其是经历那次事件后,越发相信。山神那时派使者来拜,说的是诣大唐皇帝,而不是唐国公。
“李县公要率兵经高壁岭至灵石,一定得先祭霍山神!”
传说霍山神是苍帝之子。
李逸听完这个故事,觉得更有可能是当年李渊在形势不利,军心动摇的时候,自导自演的一出戏,找了一个白发老头来演霍山神使,上来就称李渊大唐皇帝,以此暗示将士,此次起兵南下必能问鼎天下。
而所谓八月雨停,八月总不可能下一个月雨,总会停。
至于指引道路,估计也跟李逸一样掌握了一条小路,借神使之名说出来。
事实上,当初效果不错,李渊一战斩杀宋老生夺取霍邑。
古人更相信这些鬼神之事,
李逸也不会去反驳,于是和韩达在霍邑城中的霍神庙献上三牲祭祀。
“当年霍山神派神使指引圣人义军南下夺取霍邑,如今霍山神也必护佑我军顺利通过韩侯岭抵达灵石城!”
两千骑兵,
也是精神大振,
霍山神是自家的神呢。
祭祀完霍山神,李逸精选一千骑走韩侯道翻越高壁岭前往灵石城。
李道宗率一千骑留守。
雀鼠谷,
整个雀鼠谷北起冷泉关,中间阴地关,南至汾水关,总长一百二十余里,谷内有三关四驿。
关外皆平原旷野,入关则左山右河,中惟一线,实为南北咽喉重地,其中更有数十里间道险隘,
在距离霍邑五十余里的谷内,有一座贾胡堡。
这个堡以粟特胡商聚落而得名,
当初李渊起兵南下,经雀鼠谷,遇雨连绵不止,就被迫顿师贾胡堡许久。
这座并不算大的贾胡堡,距离北边灵石和南边霍邑,都是五十余里,建在蛤蜅岭上,
汉以来,无数西域胡商沿着丝绸之路东行贸易,
这些粟特胡商有的就此定居中原,在丝绸之路沿线建立了许多聚落定居点。
雀鼠谷百余里,是河东南北咽喉,粟特胡们也在此建立定居点,修建起了城堡,甚至在这里贩卖货物。
贾胡堡中还有粟特胡商们信奉拜火教而修建的袄祠。
此时,黄子英就带着一众手下将校前来拜胡天,献上猪羊。
袄祠中供着飞牛和骆驼,
“这是我们袄教韦雷特拉格纳的化身,他是战争和胜利之神,拥有着许多化身,包括风、公牛、马、骆驼、野猪、鹰、绵羊、山等。”贾胡堡的粟特萨保虞闰介绍道。
贾胡堡是一个粟特胡商们的定居点,萨保是这个城堡的首领,他们在此定居,会外出贸易,也有自己的武装。
但面对黄子英的汉军,尤其是这支汉军还在这不远处的山谷中,伏击歼灭了近万唐军,得知这个消息,虞闰就对这些南下的汉军非常客气,
甚至主动的打开了贾胡堡的堡门。
黄子英说路过,要拜粟特人的神,要借贾胡堡休整下士兵,虞闰又哪能拒绝的了呢。
这小堡对付一般的山贼流民什么的还行,
可面对一支精锐军队,他们也只能很识趣。
黄子英祭祀了那个能变身各种动物的战争和胜利之神后,接受虞闰的宴请。
“把李仲文、王行敏、刘世让、于筠、樊伯通、张德政都请来,给他们也压压惊。”
晨雾未散,
袄祠琉璃脊泛着冷光,
黄子英的战袍被山风吹得猎猎作响,他眯着眼睛望着堡下蜿蜒的谷道,
“唐军,也不过如此,一战就歼灭他们九千人,俘虏了一个真乡郡公太常少卿总管,还有三个刺史、十二卫将军,两个中郎将,”
他捋了捋那虬髯,“可惜还有一万多人在后面,倒是要多费一番手脚。听说这统领后军的副总管,居然是个十七岁的娃娃,还带着四个十六七岁宗室郡王,李唐这是没人了吗?
太原让个十七岁的李元吉坐镇,这派援兵来,又派了几个娃娃郡王来。”
锁链声响动,
李仲文和刘世让等六将被汉军推拉着过来,
那位太常少卿此时很狼狈,早没了先前的意气风发。
“李总管,贾胡堡的虞萨保设宴招待,我就借献佛,也请你们几个来。”
“要杀要剐随便,”李仲文倒也还算硬气。
“不愧是当年八柱国之后,将门虎子,够硬,只可惜战场上有些弱啊。”黄子英嘲讽了几句,邀请他们入席。
“粟特人的烤羊肉串不错,他们不仅擅于经商贸易,这烤肉手艺也是一绝呢,都饿了吧,一会多吃点。”
撒着孜然的羊肉串端上来,还冒着热气。
李仲文肚子不合时宜的咕咕响了起来,
“吃吧。”
“好,死也要做个饱死鬼。”李仲文说完,抓起一串就猛吃了起来,其余五将也都开吃。
“其实也并不就要死的,我们大汉天子可是非常爱惜人才的,只要几位将军能够归附,你们在唐朝是何官职爵位,到了大汉,也不会亏待。”
李仲文猛吃羊肉串也不答话。
黄子英拿起一杯酒慢慢品尝着,“虞萨保说这酒叫柿子烧,还是从长安贩来的,就是出自你的副总管李逸那个娃娃之手?”
李仲文抬头看了他手中的酒一眼,
“也来点,这酒确实不错,够劲。”黄子英笑着让手下给李仲文他们每人倒上一杯。
“相信李总管很快就能跟那位副总管会面了,他正在赶来的路上,”
李仲文目露惊讶之色。
“怎么,奇怪你都全军覆没了,他怎么还敢来?”他笑笑,“那小子确实有几分胆色,不过终究不是太嫩了,光凭几分胆色,那不过是莽撞罢了。
只要他进了这雀鼠谷,插翅也难飞!”
李仲文和刘世让对视了一眼,
两人眼神都有些黯然,这次败的太惨,李逸要是也赶来,只怕也难逃兵败,甚至被擒命运。
充满粟特胡风的大厅里,墙上是有些褪色的壁画,
一名萨保带领着粟特商团牵着骆驼穿越沙漠,还有他们与马贼战斗,后来定居中原,建立城堡,兴起市集的一幕幕场景。
“李总管,待某围住李逸和他的后军,到时还要请你站出来帮忙劝降,某也不愿意多增杀戮。”
李仲文喝了一大口柿子烧,忍不住道:“我劝黄将军别得意的太早,我是轻敌大意了,但李逸虽年轻,可却很是了得。”
“了得?有多了得,我听说他原本是个道士?刚刚还俗还没一年,我也不知道他怎么能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,居然就从白丁变成了开国县公,甚至还能成为行军副总管,
估计很会奉承吧?
当年马邑郡丞李靖,在长安,听说李渊不过授他一个中郎将而已,李逸有什么本事,却是冠军将军?”
“有没有本事,黄将军到时试一试就知道了。”刘世让也道。想当初他在泾州初识李逸,那时李逸还仅是个参军,而那时他已经是一道行军总管。
“来,给几位将军再满上,我知道你们败的有些不服气,哈哈哈,那某就让你们输的心服口服,
让你们看看我是如何将那李逸生擒,把他的一万多后军也都歼灭俘虏的。”
黄子英正得意大笑,
有亲兵匆匆进来,
“报,”
“禀报将军,灵石城,灵石城,”
“灵石城怎么了?”黄子英不满的瞪眼。
“唐军,唐军援兵进了灵石城,而且,他们还迅速分兵进驻了我们北面的三十里的阴地关。”
“唐军进了灵石城,还来了阴地关?”黄子英愣了下神,然后破口大骂,“放你娘的屁,我们数千人马守着雀鼠谷,驻在这贾胡堡,唐军长翅膀会飞吗?”
旁边一名将领道:“是不是浩州刺史刘瞻出兵了?”
“浩州的刘瞻手里有几个兵?他还敢分兵去增援灵石、阴地关?他自顾都不暇!”
那名亲兵赶紧道:“不是浩州刺史刘瞻的兵,是从南面来的,就是那个李逸率领的唐军,”
“放你娘的屁,李逸会飞,从霍邑飞到灵石去的?”
“将军,游骑传回的消息就是这个,说唐军突然就出现在灵石城,然后又突然出现在阴地关。”
黄子英从这里面听到一些关键信息,“你是说李逸先到的灵石,然后再出现在阴地关?”
亲兵点头。
“那他们就不是从雀鼠谷过去的,难不成走的小道?”
李仲文和刘世让几将,倒是听的精神大振。
(本章完)